<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井的詩詞(404首)

    81 《金沙》 宋·楊蟠

    細細沙痕落,流金在泉。
    山人邀我飲,化骨共為仙。

    82 《煉丹》 宋·陳巖

    閒中惟有高低枕,老去寧無內外丹。
    千載稚川今往矣,誰言古不生瀾。

    83 蓮坊》 宋·戴顗

    畫棁文垂藻,蠲災意已傳。
    哲人思厭勝,東刻荷蓮。

    84 《慈》 宋·方山京

    千年尚著名,只緣慈孝不勝情。
    碧煙自好濃霜白,何必溪流擅獨清。

    85 《自然仙二首》 宋·郭庭芝

    仙翁去不還,石煙霧白。
    誰難躡其蹤,勾漏良吾宅。

    86 《自然仙二首》 宋·郭庭芝

    空寒不流,汲取不知夏。
    披襟醉瑤華,白榆歷歷下。

    87 《冰》 宋·任詔

    驅車出東門,弭節訪冰
    寺古棟宇傾,碑折苔蘚屏。
    源泉池中生,瑩凈可監影。
    命僧旋汲之,入口勝霜冷。
    試烹白云茶,碗面雪花映。
    清冷滌煩襟,潤澤榮瓶綆。
    可以濯我纓,悠然脫塵境。

    88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龍》 宋·釋咸潤

    深無極,人謂藏虬龍。
    嘗聞救炎旱,絲雨灑長空。

    89 《龍十題·龍亭》 宋·釋元凈

    虛亭亂石間,中有潛虬府。
    澄湛源莫窮,旱歲為靈雨。

    90 《重過石》 宋·蘇堅

    登臨蕭寺幾回頭,石怪林深山自秋。
    地布黃金長照日,泉溜碧玉暗通溝。
    浚穿地脈疑無底,靜嚙崖根更不流。
    多謝老僧勤供佛,華曉汲注瓷甌。

    91 《白馬》 宋·譚景先

    玉踠神跑,崇祠漢伏波。
    海濤如許近,地脈不同科。
    德澤甘泉美,人資惠利多。
    靈蹤傳萬古,蒼石有誰磨。

    92 《三廟》 宋·謝雨

    曾禱神龍,云林杳莽間。
    蘋蘩朝薦廟,風雨夜離山。
    百里田疇熟,一年囹圄閒。
    因循失報謝,石險路難攀。

    93 《試雙茶》 宋·徐得之

    先生老作宜州鬼,誰與一甌注深湯。
    至今捧看雙碗,猶帶是翁書傳香。

    94 《石泉次沈太守韻》 宋·尤懋

    煙光滉漾映林巒,底新泉潄齒寒。
    品第試尋張陸記,卻因今日又開端。

    95 《題宮人汲圖》 明·張掞

    燕子歸時風滿林,碧梧月上思沉沉。
    轆轤聲轉銀床滑,望斷君恩似深。

    96 《石》 宋·趙立

    酌泉石喜無涯,喜與貪朱隔嶺西。
    況有中秋明夜月,輕舟同載下浯溪。

    97 《葛涵秋》 宋·鄭瀛

    吾鄉葛氏真好奇,鑿開石山之湄。
    寒波清冽不受暑,主人愛取沁詩脾。
    百年興廢事非昔,莓苔剝落土花碧。
    我來拂拭已忘言,落葉西風秋析析。

    98 《風》 宋·周惠

    寰中風穴不一處,斯乳化能伏流。
    暗接高源常秘惜,不離陌路自清幽。
    土囊空艷高人賦,水品難逢處土收,宴坐巖頭默斟取,清涼此意與誰謀。

    99 《葛仙》 宋·朱復之

    葛翁鑿冽寒泉,浸熟丹砂去作仙。
    底事并煩仙子接,卻隨海水變桑田。

    100 《廿五日曉泛山行歷龍諸處還孤山湖是日物色》 明·馮夢禎

    清旦踐夙期,泛舟益新侶。
    和風沁肌骨,初旭媚空水。
    水窮山色親,徑曲樹容美。
    龍泓晝常陰,竹閣晴疑雨。

    * 關于井的詩詞 描寫井的詩詞 帶有井的詩詞 包含井的古詩詞(4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