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解煩暑,尊俎可從容。盡會青云士,來游群玉峰。瑯函窺一一,金鑰發重重,四庫傳觀喜,惟應吏困供。
人間總是一虛空,過眼流光過耳風。方見露芽墻下茁,又嗟霜葉嶺頭紅。身來作吏雙溪上,誰使沖寒一寺中。急雪隨風穿瓦過,強呵凍手作詩窮。
讀書以修身,末惟利這漁。夏侯詫拾芥,桓榮陳其車。初學瞇訓詁,利心已炎如。為吏未識字,嗜賄不顧驅。
歙三萬戶多,黟戶減半少。君才宜大用,何乃易而小。易邑不易心,千江一月皎。歙民時有謠,奪堇茹我蓼。
吏方居官時,美譽無不有。及乎惡聲出,乃在解官后。有勢易為好,無勢易為丑。萬事要諸終,公論翻覆手。
天王理萬國,勢必委諸吏。制字從一史,執法不可二。奈何雍也面,胸臆伏私意。兩訟一求捷,兩役一求避。
儒者書隱公,昔持浙西節。按一青溪令,聞者膽為裂。先聲到江東,庶亦有旌別。似聞復留中,骎骎管喉舌。
謂生無廉吏,吾猶見此人。政聲口碑在,陰德□□新。薄俗難開眼,亨途易致身。一清當百濁,端肯混光塵。
樸略童蒙學,堆豗句讀師。有能致卿相,或不贍妻兒。士故無他業,人誰此味知。公庭彼為吏,日日醉歌姬。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每逢田野老,定勝市廛人。雖復語言拙,終然懷抱真。如何官府吏,專欲困農民。
侵尋小雪初,不雨五旬余。深井腥泥水,荒畦槁蛀蔬。牛災傳聚落,蛇出騙階除。巫詫瘟神王,官虞火政疏。
近人于仕宦,如以韓盧獵。泰山有不見,得獸夸足捷。學問夫何如,有書鑰諸篋。府史以為師,僅能署吏牒。
初伏青蒲拜皂囊,忽驅五馬下瀟湘。入承上合尚書牒,分掌中銓吏部郎。焚藁舊垣猶寂寞,拱樞列宿頓輝光。聞歸未便能傾倒,五日朝班得綴行。
平生兩耳熟龔黃,今日身親識大方。太史若徵循吏傳,一篇氣脈在耕桑。
荷葉田田水滿池,東堂真趣幾人知。折華暇日尋園吏,競渡經春習棹師。隨分命賓仍授簡,不妨問易更看棋。歡懷既適從何見,事事忘言盡在詩。
奕枰著著窮機變,庖刃恢恢中會通。世俗吏能那并比,汗顏血指竟何功。
風流比擬談何易,未省爾曹堪作吏。曾聞一頌了劉伶,湖上七篇傳盛事。
茫茫四海天宇高,九州列貢分地毛。江黃之區橘柚國,細腰宮衣無吳庖。□□不得供刀匕,況走川珍自岷水。鄭翁幻戲不作難,縮地分甘五千里。
愛廛均宅畝,雨矩漸經營。湖泛輕舟遁,峰排老岫嶸。牧之推上第,吏部絕心兵。列爵分全服,和聲奏大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