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云境的詩詞(1251首)
361
《滄浪峽·山下水聲深》 唐·司馬扎
山下水聲深,水邊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間境,又近紅塵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猶得滄浪趣。
可以濯吾纓,斯言誠所慕。
362
《東征賦》 兩漢·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征。
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
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明發曙而不寐兮,心遲遲而有違。
辭賦精選抒情
363
《封燕然山銘》 兩漢·班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漢元舅曰車騎將軍竇憲,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納于大麓,維清緝熙。
乃與執金吾耿秉,述職巡御。
理兵于朔方。
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南單于、東胡烏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長之群,驍騎三萬。
辭賦精選戰爭
364
《述行賦》 兩漢·蔡邕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時梁翼新誅,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貴于其處。
又起顯陽苑于城西,人徒凍餓,不得其命者甚眾。
白馬令李云以直言死,鴻臚陳君以救云抵罪。
辭賦精選紀行抒情
365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367
《仙掌銘》 唐·獨孤及
陰陽開闔,元氣變化,泄為百川,凝為崇山,山川之作,與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靈赑屃,攘臂其間,左排首陽,右拓太華,絕地軸使中裂,坼山脊為兩道,然后導河而東,俾無有害,留此巨跡于峰之巔。
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及以為學者拘其一域,則惑于余方。
369
《滄浪亭記》 宋·蘇舜欽
予以罪廢,無所歸。
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
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
辭賦精選生活抒情
370
《雪竇游志》 元·鄧牧
歲癸已春暮,余游甬東,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達江。
江行九折,達江口。
轉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
游記散文寫景
371
《游虞山記》 清·沈德潛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
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
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辭賦精選狀物寫景
375
《吳門柳(游仙詠·二之二)》 宋·賀鑄
嘯度萬松千步嶺。
錢湖門外非塵境。
見底碧漪如眼凈。
嵐光映。
鏡屏百曲新磨瑩。
好月為人重破暝。
云頭艷艷開金餅。
傳語桂娥應耐靜。
堪乘興。
尊前聽我游仙詠。
376
《醉蓬萊》 宋·陳瓘
問東州何處,境勝人幽,兩俱難得。
狼山相望,有高堂千尺。
妙曲轟空,彩云翻袖,樂奏壺天長日。
笑我飄然,蓬窗竹戶,只延山色。
378
《念奴嬌》 宋·劉一止
故山秋晚,嘆蕭蕭華發,霜林同色。
崖谷題詩追舊賞,往往蒼苔綠壁。
二士權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過,了知境是空寂。
380
《勝勝慢(雪)》 宋·朱敦儒
紅爐圍錦,翠幄盤雕,樓前萬里同云。
青雀窺窗,來報瑞雪紛紛。
開簾放教飄灑,度華筵、飛入金尊。
斗迎面,看美人呵手,旋浥羅巾。
* 關于云境的詩詞 描寫云境的詩詞 帶有云境的詩詞 包含云境的古詩詞(12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