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云丹灶的詩詞(183首)
161
《夜光篇》 唐·王泠然
游人夜到汝陽間,夜色冥濛不解顏。
誰家暗起寒山燒,因此明中得見山。
山頭山下須臾滿,歷險緣深無暫斷。
162
《從軍行》 唐·賀朝
朔胡乘月寇邊城,軍書插羽刺中京。
天子金壇拜飛將,單于玉塞振佳兵。
騎射先鳴推任俠,龍韜決勝佇時英。
164
《經麻姑山》 唐·劉滄
麻姑此地煉神丹,寂寞煙霞古灶殘。
一自仙娥歸碧落,幾年春雨洗紅蘭。
帆飛震澤秋江遠,雨過陵陽晚樹寒。
山頂白云千萬片,時聞鸞鶴下仙壇。
166
《沁園春》 宋·張輯
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
黃叔豹謂予居鄱,不應舍近取遠,為更東澤。
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
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文,號予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
167
《解連環》 宋·劉克莊
懸弧之旦。
憶爭騎竹馬,各懷金彈。
恨歲月、去我堂堂,向酒畔愁生,鏡中顏換。
灶壞丹飛,慢追悔、鄴侯婚宦。
168
《鵝羊山》 宋·畢田
羽客何年此煉丹,尚留空灶鎮孱顏。
云中雞犬仙應遠,山下鵝羊石轉頑。
湘渚幾因滄海變,遼城無復令威還。
何年仙馭還來此,盡遣飛騰上九關。
169
《沁園春·東澤先生》 宋·張輯
東澤先生,誰說能詩,興到偶然。
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鳥,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家近宮亭,眼中廬阜,九疊屏開云錦邊。
出門去,且掀髯大笑,有釣魚船。
170
《洪山》 宋·韓伯修
壁立東南第一峰,問知名道葛仙翁。
丹砂灶逼云頭近,玉井泉流海眼通。
六字籀文天篆刻,數間洞屋石帡幪。
我來整屐層巔上,無數群山下風。
171
《留題碧落洞》 宋·連希元
神仙誰道杳難窮,老俗相傳住此宮。
山裂舊分三鳧洞,羽飛曾馭九天風。
玉為雙闕無塵到,云作丹梯有路能。
誰問稚川何處在,儼然金灶列壺中。
172
《北岳二十韻》 明·馬汝驥
代郡高誰辟,恒山郁自盤。
頂浮天地闊,傍掩日星殘。
形勢并門扼,威靈冀宅安。
省方玄帝始,分野紫垣端。
174
《題玉隆宮壁》 宋·白玉蟾
旌陽歸去太康年,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斬白龍橫蓼岸,醉騎黃鶴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復得,鐵臼石函猶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嘯西山柏樹煙。
175
《登升元閣故基》 宋·劉過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藤蔓老樹根據枝相虬。
想其結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176
《半方壺詩》 宋·李新
主人未得老三山,半作方壺憶夜壇。
鶴本令威來漢表,鳳翔蕭史下瓊欄。
到門佳客雙鳧落,入座清風六月寒。
破灶黃金已無數,定知云翼說燒丹。
178
《問道宜興二首》 宋·岳珂
粹儀夾綻盛花鈿,人說先朝祀玉仙。
罨畫有溪春不老,煉丹無灶古空傳。
乞靈剩擬羞蘋藻,養性何勞學汞鉛。
書合蒼龍應不遠,為君重寫白云篇。
179
《題九鯉湖》 宋·王邁
仙人蟬蛻幾經年,山水勝處今依然。
長驅九龍叱雷電,高跨九鯉升云煙。
武夷九曲就幻相,靈砂九轉成丹鉛。
黃雞白犬得字砥,翩翩高舉紅輪邊。
* 關于云丹灶的詩詞 描寫云丹灶的詩詞 帶有云丹灶的詩詞 包含云丹灶的古詩詞(1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