甥館恩通內,妃塋詔卜鄰。來應自仙佛,去尚戀君親。望送龍綃濕,封崇鶴表新。不能秉彤管,羞愧作詞臣。
老子從來寵利輕,于棋待詔昧平生。內中稱賞秦郎帖,御筆批依不必更。
最怕摛詞與草麻,朝朝傳布競攻瑕。而今失韻乖平仄,撻市哄堂一任他。
性與天真合,心惟圣處求。有書皆默記,無事不冥搜。相業期黃發,祠官恃黑頭。為霖幾人望,誰料倏成休。
刻意追元佑,斯文未喪予。前生陳正字,今代傅中書。太末分攜晚,東膠覿面初。追思二十載,痛哭淚盈裾。
家世三珠樹,文章五鳳樓。中年穿豹尾,晚歲冠鰲頭。夷雅推簪橐,清醇動冕旒。居然似岐國,只欠啟金甌。
念昔登黃甲,公時上玉堂。焉知叨儤直,尚及對批章。二紀光陰速,三年別恨長。懷賢已惆悵,感舊更凄涼。
更化開皇極,中興兆赤符。節摽千歲歷,氣協五時圖。
雨足秧分甽,風清麥弄岐。圣心涵水鏡,即是太平基。
明進離方午,柔生遇已陰。妙參三圣易,細測兩儀心。
緝熙虛敞薰飔細,清燕深明晝晷長。大學中庸繙詠久,金猊幾度手添香。
登進英才追慶歷,開延正論踵咸平。朝廷有道長如此,拜賜宮衣信是榮。
王師一舉下河東,好定規摹繼伐功。入眼宮槐宜夏日,轉頭關柳易秋風。
佩襲芳蘭碧,釵明寶篆紅。深宮三十六,同被二南風。
萱長宜男草,榴開結了花。歡聲喧令節,慶事屬天家。
綺疏浸影槐龍轉,繡戶浮香艾虎垂。硯冷玉蜍金井水,手抄警戒愛君詩。
裁成寶月翻宮扇,織就禪云制御衣。朝賀歸來無點暑,坐看燕子引雛飛。
穿蓮漏永金鋪邃,雪藕衣輕玉殿涼。好把無邪毋不敬,細挑采字壽君王。
當年仙去鶴巢空,萬壑千崖夕照紅。人在丹丘玄圃外,瀟瀟松桂夜來風。
不用丹楹刻桷為,重重自有翠陰垂。后人繼取天真意,種蒔增華非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