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頊握元氣,堯舜法令疏。三王備文物,古意漸欲無。周平一東轍,列國異車書。祖龍失云雨,大漢天為謨。
每惜南冠懶讀書,欣逢之子富三余。文章戶牖雖頻闖,師友源充或未疏。底事個中紛侘傺,坐教淫末費驅除。昭昭奄作冥冥去,悼爾能無一束芻。
鴻雁分飛接翼難,稻粱謀隔水云寒。千山路遠勞魂夢,一紙書來強笑歡。東榻人材慚潤玉,西昆詩韻勝芳蘭。從今更勵男兒操,金鐵為心石作肝。
我家丁香大盈丈,天公靳惜非丹材。去年花開香滿屋,我方局促纏悲哀。準擬今年必無事,盡可花下相追陪。何期頓與花隔絕,斗粟牽從江上來。
今日家書到,從頭說故丘。園林增茂密,池館愈清幽。嫩竹已千個,新蓮僅萬頭。欲歸歸未得,長是夢中游。
攜書攜酒秋竹根,拂石讀書橫酒樽。只有梅花如我醉,一枝和雪亞前村。
善水沃沸焦,善藥調瞑眩。吾豈斯人徒,屏開慈母面。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練。孝哉耘瓜子,傷根豈所愿。
無書閱市交何少,有書覓羊趣何卑。爭似北鄰兩公子,不嫌俗士笑渠癡。
先生自是吾所敬,況復曾蒙點化余。筆妙共推三昧手,尚書安得不中書。
圣朝寶運開虞唐,太平天子垂衣裳。恢張治具崇儒良,孰不愿依日月光。用之則行舍則藏,孔門賢德遙相望。朝望方隆位文昌,跬步可到中書堂。
危樓杰立潭府雄,仰望驚瞿何穹窿。擎以八柱真良工,恍如木天移海東。扶欄三級橫復縱,八窗交映光玲瓏。更上一層迥不同,歷覽萬象俱空濛。
宜人初謂宜於人,菜肚老人竟不振。承天院記顧何罪,一斥致死南海濱。賢哉別駕眷遷客,不恤罪罟深相親。袞袞不容處城闉,夜遣二子從夫君。
一日思郡一度年,家山好在落霞邊。飛鴻日去情何限,黃耳書來病已痊。欹枕池塘春草夢,閉門風雨落梅天。南坡政恐春留住,過我何時果著鞭。
三年涕淚劇懸河,斷簡殘編奈若荷。縱使相看青眼在,故應添得黑花多。衰遲把酒元無分,冷淡觀書亦有魔。掩卷相吁心自了,莫將文字問維摩。
剩欲從公朝暮間,一溪留我未容還。極思談笑三秋隔,相望林泉數里間。詩絕一時同鄭老,書堂終日憩何山。報來定有吳門信,快矣黃嘉明月灣。
土斷既已久,北人誰復論。莫嗟前輩遠,尚有束書存。未免文科事,猶須素業尊。悵余今白首,寧復振吾門。
竹外青原久不看,書來剩喜報平安。修筠流水故亦有,高士韻人良獨難。杜老不應棲錦里,謫仙終合見金鑿。茲亭便與圖經載,何況制名繇孟韓。
每憶分攜地,蒸湘綠遍春。于今懷想處,苕霅暗迷津。但有乖離數,何由宿昔親。附書書復懶,君自識吾真。
巴陵洞庭在何處,我昨移官向其所。士所得者毛李康,兼之舊識祁之張。毛公學問本伊洛,康李從之亦不惡。皆能脫去科舉累,相與探求圣賢事。
見井渴已止,投林心更欣。行方觸炎熱,坐覺遠塵紛。誰滿鵷鷺集,子猶麋鹿群。融州在何處,壁字帶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