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書軒的詩詞(60首)

    41 《和象之北軒書事》 宋·韓維

    舍北多嘉樹,重陰及四鄰。
    清風常滿竹,好鳥不驚人。
    圖史無它物,謳吟佚此身。
    應容千里客,一醉倒冠巾。

    42 《野軒偶書》 宋·張繼先

    日日雙螢火,乾坤一鵲巢。
    野軒有涼戶,誰敢等閑敲。

    43 《書龍變軒事乃成頌白青城道伯》 宋·張繼先

    一室絕塵埃,和風撼瑤竹。
    滿幾惟琴書,瀟然異塵俗。
    時時操寸毫,節篆數囊錄。
    或同務玄子,楸枰兩三局。
    夜對隔林月,膝上奏神曲。
    更深興未闌,徐徐啟緘軸。
    好來青城君,云開遠山綠。

    44 《三塔寺寒光亭張于湖書詞寺柱吳毅夫命名后軒》 宋·岳珂

    竹里逢僧院,殘碑不記年。
    雁題三崒堵,龍化兩魁躔。
    寶正號應紀,元豐墨尚鮮。
    寒光定何似,誰放五湖船。

    45 《三塔寺寒光亭張于湖書詞寺柱吳毅夫命名后軒》 宋·岳珂

    云煙千嶂遠,風月四時新。
    笠澤昔魯望,鏡明今季真。
    何時脫塵絆,來此寄垂綸。
    一艇葦間宿,寒光長是鄰。

    46 《次韻宋尚書山居·醉陶軒》 宋·方岳

    時復中之興已高,是非一付與春醪。
    向來醉眼略四海,粗遍柴桑人姓陶。

    47 《謝查元吉借示傃軒今是齋巢室三書》 宋·項安世

    堂堂傃軒翁,學古無不探。
    詁訓尊六經,文章妙瞿曇。
    大兒號今是,思若春波涵。
    最長作千百,時用經訓參。

    48 《桂隱紀詠·書葉軒》 宋·張镃

    拋絮輕於柳,棲禽不待風。
    題詩非勝紙,留詠托枝涼。

    49 《書葉軒》 宋·張镃

    當處心安即洞天,黃連一炷勝龍涎。
    閒房幸自無人到,誰放白云來枕前。

    50 《書葉軒》 宋·張镃

    正是桐陰雨乍晴,隔籠黃鳥女兒聲。
    筆床經笥閒家具,物物皆從我太平。

    51 《前恩陽尉周邦舉出予兄激仲所書其父竹軒記求》 宋·晁公溯

    眼看數竿今白頭,高標直節氣橫秋。
    果能似此孤竹子,何羨渭川千畝侯。

    52 《前恩陽尉周邦舉出予兄激仲所書其父竹軒記求》 宋·晁公溯

    俗士胸中數斛塵,此君偃蹇不相親。
    當年曾識子猷面,大令今來是故人。

    53 《送丘子正以能書入都并呈徐容齋閻靖軒盧道集》 宋·方回

    君不見古來五關虎豹守,入仕艱難無不有。
    興能一札秋槐黃,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龍鱗萬萬手,咳唾驪珠萬萬口。
    蓬萊無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54 《戲書德公軒后桃花》 宋·李復

    百葉仙桃倚故臺,劉郎去后幾時栽。
    紅塵拂面人來看,只有靈云放眼開。

    55 《戲書德公軒后桃花》 宋·李復

    花發雙林七寶臺,出門是草不須栽。
    東風一夜都收去,為問仙桃甚處開。

    56 《僧志月碧云軒改為景云軒因書二首》 宋·李覯

    長見江淹雜體詩,碧云非是惠林詞。
    試言日莫佳人怨,何事高僧卻得知。

    57 《僧志月碧云軒改為景云軒因書二首》 宋·李覯

    景云持律冠當年,遺跡雖沉古寺存。
    釋子若能精進去,便應題作景云軒。

    58 《書景云軒壁》 宋·李覯

    二江斜入似娥眉,盡日憑高把酒巵。
    貧賤別應無好處,猛忙中是我閑時。

    59 《書陳氏小軒壁》 宋·丘葵

    一榻自徜徉,悠然古意長。
    地幽如佛舍,軒小似船房。
    萱草依堂綠,荊花夾樹香。
    我來訪幽隱,話裹雨聲涼。

    60 《入忠軒書院詠蘭》 宋·丘葵

    階庭暫托根,只與綠苔親。
    自少枝條分,不爭花卉春。
    輕寒青瘦硬,出檻紫鮮新。
    風雨時吹洗,含芬待主人。

    * 關于書軒的詩詞 描寫書軒的詩詞 帶有書軒的詩詞 包含書軒的古詩詞(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