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似岳起煙云,爭柰根資故未純。整頓乾坤成萬類,要還林下洗心人。
仁以生為道,豈不在子孫。賢愚固難必,厥初同一原。無根不能生,有作斯可述。岡極垂統心,非禽豈無識。
仁心憂萬世,出語豈能無。擬之而后言,一字一明珠。萬化必有成,大中在方策。淵泉端有自,聰明達天德。
人皆愛子孫,貽遺無不至。茍無深遠心,率以害為利。韋賢未知道,不貴滿嬴金。欲永金張業,但傳周孔心。
圣心天地蘊,言語其精華。本末惟一貫,根香非兩家。薄言采擷之,入品如含咀。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語。
釋我矜傳燈,老莊抱生白。自言摩尼珠,誰知黑如漆。荀楊不識性,依舊如夜行。萬世真日月,四書與五經。
天生真聰明,欲子述父作。法象雖昭陳,參贊良有托。述事在繼志,知化先窮神。不得天地心,作用皆非真。
世人多可笑,蜣丸富收拾。復有一般人,燕居加什襲。六經與玉府,惠我一何多。區區緣實見,沒世抱荊和。
驪龍抱明珠,高臥萬丈下。豈無善水人,誰是得珠者。至人有神手,上智無淺心。直須入無倫,始克開重陰。
孟氏繼孔徂,鳳鳥竟寂寞。千年性命傳,造化欲廢閣。生人無所之,死者之不可作。人心萬山隔,治統千大落。
新堂育士煥榱椽,突起文公故宅邊。孟子向來推亞圣,鄒人誰不企先賢。遺書會萃垂千古,缺典因循近百年。為問杏壇舊鄰里,顏曾以后豈無傳。
鄒魯相望擊柝間,亦顏誰許獨晞顏。同源泗水別溯水,接壤嶧山連泰山。萬山元勛辟楊墨,一時浮論主雍環。七篇事業君能講,男子臨岐淚肯潸。
班固人表吾嘗疑,第一武王二伯夷。我謂伯夷可第一,武未盡善宜二之。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輔臣。韓為夷頌范為寫,三絕誰為什襲珍。
滔天筆勢百川東,小待清霜萬壑空。能草子虛上林賦,更須收斂入檀弓。
諸城葛氏久湮沈,清尚知君獨遠尋。席卷承家猗頓術,日明好古子云心。珍藏高閣輕三篋,善購多門小萬金。曾見墨莊耕穫利,行看杞梓秀家林。
落泊粗官冷,婆娑小閣深。身勞常簿領,興在即山林。幽砌封苔暈,虛欞過竹陰。眼前無限意,清賞得知心。
緇徒中有人,籍甚初與顯。是非不掛口,好惡不入眼。終日但怡怡,言行無可揀。外相示枯槁,風味殊不淺。
百葉仙桃倚故臺,劉郎去后幾時栽。紅塵拂面人來看,只有靈云放眼開。
花發雙林七寶臺,出門是草不須栽。東風一夜都收去,為問仙桃甚處開。
佛繇西域漸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若顓梵語及胡書,昧者雖從明孰與。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結時賢為外助。遠公自昔來廬山,夸逞蓮花邀社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