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為壽的詩詞(347首)

    261 《上黃端明壽詩以竚期三入后一品見玄孫為韻》 宋·李呂

    賤子甘藏拙,無心學草玄。
    自然多坎壈,不是樂盤旋。

    262 《上黃端明壽詩以竚期三入后一品見玄孫為韻》 宋·李呂

    阻陪稱壽席,想見醉芳樽。
    嘉慶宜圖畫,簪紳遍子孫。

    263 《吉祥寺舊名永壽初李昪為徐溫養子徐知訓不能》 宋·李呂

    招提一徑入垂楊,翠竹千竿粉籜香。
    正要銀絲好看客,不須雪乳苦搜腸。
    興亡徐李一彈指,文字晃黃兩擅場。
    八十老僧無個事,猶將經卷佞空王。

    264 《菊有黃花為彥逢弟壽》 宋·王之道

    正色憎桃李,凌霜見嫩黃。
    有同高士操,常占晚秋芳。
    裊裊金風軟,漙漙玉露光。
    君恩隆一束,時令應重陽。
    幸遇桑蓬慶,欣逢麴米香。
    敢因難老祝,採掇奉瑤觴。

    265 《和陳阜卿為湯與立壽次韻》 宋·王之道

    我聞無量壽,世作天人師。
    有禱必應感,如形影隨之。
    吾見盛德士,吏隱江之湄。
    巖巖棟梁材,為桷豈所宜。

    266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宋·張栻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長閑花柳村。
    都在邦君和氣里,賣刀買特長兒孫。

    267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宋·張栻

    前時勸君出東郊,父老歡呼望羽旄。
    甘雨便隨車馬到,眼看沾足遍蓬蒿。

    268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宋·張栻

    清坐鈴齋公事稀,春來風日更遲遲。
    胸中水鏡渠自避,卻笑缿筒徒徒爾為。

    269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宋·張栻

    蜀江東下接襄江,總是當年蔽芾棠。
    此地回旋莫嫌窄,且教春色滿三湘。

    270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宋·張栻

    公今臥護足從容,豈有扁舟欲便東。
    少待政成歸帝所,此邦還在化鈞中。

    271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宋·張栻

    湘民清曉壽邦君,下客慚無句語新。
    敢述老農歌誦意,一觴持上太夫人。

    272 《良嗣壬申年來為生朝壽作一詩答之》 宋·鄭剛中

    惟吾始生朝,汝祖五十八。
    甫及賈誼少,祖易大夫簀。
    懷繃至不天,能有幾歲月。
    不得著斑衣,慘慘意常缺。

    273 《獻萬佛圖為張雅州壽》 宋·李流謙

    博大真人哉,妙諦形而上。
    林林總雛嬰,萬生同負襁。
    赴者不可數,百川納溟漲。
    隨取即隨給,孰識無盡藏。

    274 《以太湖石響板為文季壽》 宋·樓鑰

    太湖中心洞庭山,千巖萬壑高孱顏。
    風濤舂撞自太古,漱成樂石如雕剜。
    玲瓏中空窮變態,奇奇怪怪羅滄灣。
    良工巧手琢威鳳,片云承足向飛翻。

    275 《代魏丞相為錢參政壽》 宋·樓鑰

    天臺杰立滄海東,古今名士長相從。
    神游八極司馬子,擲金作賦孫興公。
    松窗先生千載士,文價道骨相與同。
    芙蓉為裳蘭為佩,一笑坐斷千山峰。

    276 《為老人壽蘇鹽》 宋·廖行之

    司寇家聲遠,開元相業尊。
    亞燕推手筆,刺暴賦箎塤。
    無逸隋圖在,居延漢節存。
    二天公覆蓋,六印氣雄渾。

    277 《崧高詩為九江趙使君壽》 宋·楊冠卿

    綿綿瓜瓞,莫莫葛藟。
    周公之孫,齊侯之子。

    278 《崧高詩為九江趙使君壽》 宋·楊冠卿

    柔惠且直,小心翼翼。
    王親命之,南國是式。

    279 《崧高詩為九江趙使君壽》 宋·楊冠卿

    盡瘁以仕,不懈于位。
    四方于宣,南國之紀。

    280 《崧高詩為九江趙使君壽》 宋·楊冠卿

    之綱之紀,允文允武。
    荊舒是懲,四方無侮。

    * 關于為壽的詩詞 描寫為壽的詩詞 帶有為壽的詩詞 包含為壽的古詩詞(3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