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丹頂的詩詞(248首)
101
《沁園春》 宋·宋先生
速速修行,惜取身中,無價□珍。
把金烏玉兔,壚中煉用,陰陽造化,養就陽神。
虎嘯龍吟丹田里,頂內時時仙樂聲。
泥丸里,烹煎水火,鉛汞成真。
102
《西江月》 宋·蕭廷之
夾脊雙關透頂,此為大道玄門。
金丹只是此宗根。
大要知時般運。
溫養守城野戰,華池玉液頻吞。
玉爐常使火溫溫。
采藥審他老嫩。
103
《西江月》 宋·蕭廷之
夾脊雙關透頂,此為大道玄門。
金丹只是此宗根。
大要知時般運。
溫養守城野戰,華池玉液頻吞。
玉爐常使火溫溫。
采藥審他老嫩。
104
《沁園春(壽張府判夫人)》 宋·姚勉
梅笑東風,只兩日間,又新歲華。
有玉龜阿母,獻三蟠實,蕊宮仙子,飛七香車。
春滿蝦簾,雪晴鴛瓦,窗戶非煙籠翠紗。
萱堂上,看衣翻戲采,觴捧流霞。
105
《沁園春(壽陶守)》 宋·姚勉
鶴發鴉髫,歡捧霞觴,酌丹井泉。
慶湘山峰頂,飛來古佛,劍池洞里,活底神仙。
春雨慳時,千金斗粟,民仰使君為食天。
公知否,只活人陰德,合壽千年。
106
《雁兒落兼得勝令》 元·張養浩
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如今對山水忘名利;往常時趁雞聲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猶然睡。
往常時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東離;往常時俯仰承極貴,如今逍遙謁故知;往常時狂癡,險犯著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課會風花雪月題。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
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隱居生活
108
《大滌山》 宋·白元鑒
天壇絕頂山,彷佛翠微間。
跡久苔紋碎,云根古木間。
丹成人已去,鶴駕未曾還。
猶有簫吹響,時時下舊山。
109
《白鹿洞別諸生》 明·李夢陽
東南自有匡廬山,遂與天地增籬衛。
山根插入彭蠡湖,崢嶸背殺三江勢。
地因人勝古有語,於乎萬物隨興廢。
學館林宮客不棲,千巖萬壑堪流涕。
110
《鐘馗觀鬼閗蟆圖》 宋·黃載
誰推酆都扃,逸此魔十二。
相群斗蟆供戲劇,綃墨何從拂其跡。
兩雄斗於前,四鬼相視欣欣然。
小蟆對睨攤雙膝,筠籠一蟆跳欲出。
111
《題大像》 宋·王易簡
□□未生時,先有此石巖。
一從下生已,□□□□□。
初發混沌竅,吐盡龍宮函。
嗟□□□□,巍坐當空嵌。
112
《蓬萊飛峰》 宋·韓信同
海上神仙名自昔,來去隨潮無定跡。
天人俯鑒念虛浮,六邦頂戴窮神力。
群仙貝爾蕊珠宮,多種瑤芳瓊草碧。
依然根著不堅牢,飛入石堂作南壁。
115
《蘇武慢·十載燕山》 元·虞集
十載燕山,十年江上,慣見半生風雪。
對雪無舟,泛舟無雪,不遇并時高潔。
斷港殘沙,今茲何夕,一似剡溪歸越。
但掀篷、數尺梅花,人跡鳥飛俱絕。
116
《題潛山》 宋·孫僅
勢參吳楚分,作鎮向同安。
地勝塵寰隔,天深洞府寬。
位將衡岳敵,根與霍山盤。
塵見千年白,霞生萬仞丹。
117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118
《望黃山諸峰》 未知·釋島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
峭拔雖傳三十六,參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
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云車。
119
《題臥龍山》 宋·查簽
山顛祠貌儼丹青,千載懷人為一登。
隱隱故營連白帝,茫茫恨水向西陵。
古根蘭芷香無價,云頂松杉翠作層。
人事天機古難料,詩成試語定中僧。
120
《寄莫道人》 宋·陳文孫
林木自春蘭自芽,游山過我興何賒。
鐵橋問徑最高頂,石洞開云隨處家。
人訝長年能綠發,我知真性即丹砂。
談鋒未了歸途速,一雨洗塵清可涯。
* 關于丹頂的詩詞 描寫丹頂的詩詞 帶有丹頂的詩詞 包含丹頂的古詩詞(2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