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丹爐的詩詞(459首)

    381 《寄宗彥侄》 宋·韓維

    清寒霽愈劇,幽居夜正間。
    環爐盡兄弟,無為愁苦顏。
    游心物象表,放論文字間。
    念汝不與此,慨然以長嘆。

    382 《程丞相生日》 宋·鄭獬

    大昴光芒正,荊河氣象渾。
    始知真相出,遂見本朝尊。
    漢地汝陽國,程侯司馬孫。
    精剛得金氣,深厚體乾元。

    383 《教授有詩再次韻》 宋·陳造

    人間望晴雨,長若物所隔。
    虧成間十五,嘉谷信多厄。
    假手方寸丹,誠與爐煙升。
    風伯齟齬之,不容徹九清。

    384 《陳蜀州》 宋·李新

    黃鶯哺兒驚不起,蜂子飲花渴瓊蕊。
    日長燕語踏簾鉤,柳絮榆錢撲流水。
    紫才五云斜掛壁,夢破長庚海天碧。
    不乏當年感遇詩,定知光焰三千尺。

    385 《和元規任從他歌》 宋·張繼先

    任從他,盡教他,莫管他,他是他非柰我何。
    盡日閑同方外友,高吟落筆如懸河。
    世上無心結凡累,匣中有劍降陰魔。

    386 《白居易有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 宋·鄭剛中

    頃隨千官群,曉入丹鳳闕。
    侍立近金爐,下殿香未歇。
    宮槐零露清,馬穩寧憂蹶。
    日近長安遠,福過難辭拙。
    圣主骨肉恩,孤臣眼中血。

    387 《類試院放榜眾論以得士為慶作古詩一章呈詳定》 宋·鄭剛中

    書生業辭藝,不為覓科舉。
    胸中負器識,筆下有今古。
    君看阿房賦,豈是布衣語。
    獨其在糊名,貴賤惟所主。

    388 《送馮貫道赴行在二首》 宋·馮時行

    路入丹霄起柂初,峽山晴色曙煙疏。
    海深南斗臨天闊,江合西川直帝居。
    禁漏深寒參佩玉,御爐香暖散衣裾。
    遙知三接承恩罷,日影參差轉玉除。

    389 《送懷英訪廬山》 宋·曹勛

    臺岳相逢麋鹿墟,識公風骨秀而癯。
    山林訪道誠多切,云水期真進所如。
    爐鼎丹砂知煉己,關河霜霰不妨渠。
    它時應有衡陽雁,莫忘南來一紙書。

    390 《送李閬州二首》 宋·李流謙

    耳熟才名四十年,憂民憂國兩華顛。
    不妨銅竹仍三剖,要是金門竟九遷。
    連歲爐錘專造化,諸生岐路托飛騫。
    余丹乞與閒雞犬,亦許身隨絳闕仟。

    391 《代上閬中章使君》 宋·李流謙

    九區混軌文,正寧垂衣裳。
    公家轉洪鈞,一氣斡混茫。
    蠻夷奉琛貢,月窟東扶桑。
    至今有遺黎,盛德登樂章。

    392 《道中望茅山有感》 宋·周文璞

    危亭對名岳,畢景扶鉤欄。
    白鷺伺察過,低昂若弓彎。
    去歲負笈游,最住元符間。
    櫟林帶修竹,清派流珊珊。

    393 《游東坡和柯山潘邠老舊賦》 宋·程公許

    恭惟廟廊具,歲晚話落湖。
    豈不三緘舌,深慚七盡軀。
    若為周士貴,翻作楚囚拘。
    詩款催供上,皇總莫可呼。

    394 《過忠州訪酆都觀二首》 宋·李曾伯

    迥絕塵埃表,寧無造物司。
    鹿馴貪客過,龍老惡人窺。
    丹去爐仍在,云生洞愈奇。
    歸舟天盡際,杖履復何時。

    395 《天寒留滯山中即事》 宋·衛宗武

    逾月留窮源,不覺歲云暮。
    緒景寢凄涼,生陰方固沍。
    芳叢菊殫殘,丹楓葉飛舞。
    蒙茸豐草萎,剝落喬木古。

    396 《游紫澤觀》 宋·胡仲弓

    地偏塵不到,俗客可曾來。
    寫帖云侵硯,朝趙風滿臺。
    蘭荒根有蠹,梅古樹生苔。
    莫論還丹訣,金爐久已灰。

    397 《送沈鍊師歸武夷》 宋·胡仲弓

    焚香禮象緯,步虛聲摩空。
    千趄古洞天,依稀五明宮。
    寶珠如黍米,懸懸太虛中。
    鍊師於此時,金丹滿爐紅。

    398 《贈徐霞錦》 宋·何夢桂

    昔日山陰老魏仙,丹成飛去三千年。
    倒影滅沒不可得,誰駕玉犬驂云駢。
    當年從事君家祖,獨向爐邊得丹譜。
    刀圭入口羽翰生,至今去作群仙父。

    399 《白家池亭》 宋·董嗣杲

    白傅流風尚可尋,爐峰蓊紫掩天陰。
    石埋遺像丹青落,泉繞虛堂歲月深。
    老木寒拖千谷翠,小蓮涼矗兩池金。
    挑包知是何方侶,空論能參惠遠心。

    400 《題冷翠谷道者庵》 宋·董嗣杲

    萬計千謀濁世紛,蓮花峰下寂無聞。
    丹泉漱冷齒凝雪,翠谷虛凌身入云。
    藤杖卓苔防險峻,石爐炷柏起氤氳。
    獨游獨宿露寒夜,絕頂想多秋幾分。

    * 關于丹爐的詩詞 描寫丹爐的詩詞 帶有丹爐的詩詞 包含丹爐的古詩詞(4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