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丹氣的詩詞(1522首)
721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722
《題潛山》 宋·孫僅
勢參吳楚分,作鎮向同安。
地勝塵寰隔,天深洞府寬。
位將衡岳敵,根與霍山盤。
塵見千年白,霞生萬仞丹。
723
《水崖哭明圃子留》 清·方文
少小能文氣似蘭,里人誰不信彈冠。
只因喪亂身當廢,縱使沉埋性所安。
故國有懷唯涕淚,新詩無字不悲酸。
漫勞鐵匣藏枯井,此日流傳血已丹。
724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726
《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宋·朱槔
漫郎古邑埋蒿萊,五柳合抱何人栽。
浯溪未作天寶頌,爽氣已壓南昌梅。
蘇公鄧公先后到,一時玉立高嵬嵬。
扁舟載酒渡江水,千山軟翠昏樓臺。
727
《送傅守歸》 宋·劉宰
世念分五兵,當使道戰勝。
昔別稽山險,風采臞而整。
重逢驚少莊,神光爍衰病。
一氣中夜存,還丹強葛令。
728
《曹將軍》 宋·安如山
將軍精悍姿,齒齒碎鐵石。
在昔童稚中,但聞飽經術。
縱橫騁柔翰,丹雘間金碧。
有司塞明詔,敝邑屈詞伯。
729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730
《天池寺》 明·張時徹
我向空中拾瑤草,翩翩使節來何好。
白云迷路合復開,星河掛戶夜長曉。
朝來風雨暮來晴,曲嶺回回碧草迎。
芙蓉晝見金銀氣,寶塔宵看舍利明。
731
《常熟致道觀七星檜》 明·黃云
琴川古跡得縱觀,七檜象斗羅仙壇。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鉆。
成形成象兩昭應,斟酌元氣其無端。
陰敷古殿覆玉座,星宮瞻天肅圣顏。
732
《江山萬里圖》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
734
《張公洞》 宋·蔡中道
天上騾蹤竟不回,洞門深閉密封苔。
神光夜燭燒丹灶,淑氣晴薰講易臺。
瑤草春肥仙去遠,紫芝云暖鶴歸來。
清游喜挾三茅客,杖履凌空霧雨開。
735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736
《題西山生祠壁》 宋·長沙郡人
舉世知公不愛名,湘人苦欲置丹青。
西天又出一活佛,南極添成兩壽星。
幾百年方鐘間氣,八千春原祝修齡。
不須列作生祠記,四海蒼生口是銘。
737
《游沃洲山》 宋·陳東之
我本名山人,屢作名山興。
天臺一住三十年,盡日捫蘿陟云磴。
上攬四萬八千太之高秋,參差明河兩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滅沒飛煙八荒凈。
738
《詠麻姑山》 宋·陳陀
曉入麻姑瑞氣浮,羽人重喜故人游。
鶴從仙仗歸丹穴,藥種靈苗滿舊洲。
喬木老含春色澹,夜溪寒帶月光流。
登臨已覺凡塵少,何必區區慕虎邱。
739
《神仙名義》 宋·崔存
宿植靈根何太早,洞悟真風何年少。
常令丹海飛日鳥,又使玉液朝元腦。
昆臺氣候四時春,紫府光陰夜如曉。
來時不用五云車,跨著清風下蓬島。
740
《漢陽郎官湖》 宋·鄧牧
仙翁薄暮醉酒歸,杖藜迷卻高陽池。
清風吹花綠陰倒。
我笑謂是秋云移。
還乘貫月槎,夜過郎官湖。
* 關于丹氣的詩詞 描寫丹氣的詩詞 帶有丹氣的詩詞 包含丹氣的古詩詞(15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