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丹柱的詩詞(222首)
101
《水龍吟·日邊儷景同翻》 元·王惲
日邊儷景同翻,千年高際風云會。
堂堂大節,中流砥柱,狂瀾橫制。
黃閣歸來,英姿颯爽,故家房魏。
甚是中卻有,東山雅量,經綸盡,金華事。
104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105
《題潛山》 宋·孫僅
勢參吳楚分,作鎮向同安。
地勝塵寰隔,天深洞府寬。
位將衡岳敵,根與霍山盤。
塵見千年白,霞生萬仞丹。
108
《題大滌洞天留題》 宋·胡鍵
拔腳紅塵到蕊宮,眼前物物是詩筒。
云關左右轉九鎖,天柱西南邊一峰。
正喜齋廚供筍蕨,更尋藥圃覓芝芎。
飛仙何在應憐我,指出靈丹紺箬業。
109
《游洞霄宮》 宋·胡榘
青山九鎖洞霄宮,真氣澄鮮瑞霧濃。
扈圣千齡開蕊館,擎天一柱削瓊峰。
丹崖不見凌云鳳,翠峽驚看躍雪龍。
湔拂京華塵土累,冥鴻何處更求蹤。
110
《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 宋·胡衍
余杭泉石欠幽探,凈拂衣塵入翠嵐。
九鎖山門云上下,一峰天柱殿西南。
元封舊事無人記,德壽仙游有客談。
痛飲丹泉臥玄石,松風滿耳夢初酣。
111
《題道巖二十韻》 宋·黃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巖圖。
一堆盤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
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
112
《太滌洞留題》 宋·黃敏德
九鎖山深斷世蹤,云霞堆里著瑤宮。
千年地勝身才到,一柱峰高路忽通。
據石漱泉消俗念,捫蘿扣洞挹仙風。
直疑凡骨今朝換,不假金丹屢轉功。
113
《題真仙巖》 宋·賈遵祖
翰林以謫流夜郎,我亦何為涉此境。
生平山水債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嶺。
牂牁江繞古融城,拂拭冠纓照清影。
舉頭忽見真仙巖,盤空攫拿勢馳騁。
114
《張叔挽詩二首》 宋·李儔
命世文章伯,鴻樞柱石臣。
殞身因衛社,嗣德豈無人。
丹旐西原路,輀車萬里春。
一門蒙待遇,徒有淚沾巾。
115
《游洞霄》 宋·李彙
至真方域古今傳,琳館興從漢武年。
石作雙門何突兀,山為九鎖自回環。
仙人隱跡留中路,處士靈壇閟遠巔。
甘潔三泉齊涌地,崢嶸一柱獨擎天。
116
《題靈巖洞》 宋·李知已
三巖九洞絕塵寰,問訊真人得縱觀。
丹就已乘仙鶴去,云深元有老龍蟠。
鐵船泛海源流遠,玉柱擎天星斗寒。
劈破莓苔認詩句,欲歸傳作畫圖看。
117
《仙都山》 宋·劉參
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復還。
孤標蒼嶺外,屹立紫煙間。
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轉環。
根疑連海嶠,頂欲突天關。
118
《題靈巖》 宋·羅榮祖
巨鰲戴山凌空起,橫絕碧云千萬里。
嵐風飛凈明彩霞,四字八纮皆望里。
霧障高懸五老峰,朵朵肖削成芙蓉。
天柱南邊五丁立,香爐鑿出盤蛟龍。
仙家七子燒丹處,瑤草瓊花間琪樹。
洞門深鎖苔自封,黃鶴飛來復飛去。
119
《題洞霄》 宋·羅相
峰回路轉九重關,一柱擎天鎖翠煙。
斧鑿無痕開六洞,佩環如響萃群仙。
巖前翔涌云根石,林下縈飛玉色泉。
為愛丹霞留物外,經綸事業付他年。
120
《游洞霄》 宋·聶兼善
吾聞洞霄山水妙天下,繚白縈青勝圖寫。
九重扃錀極深嚴,一岫寬閑更瀟灑。
倚空天柱何孤高,諸峰羅立猶兒曹。
長松怪石入題品,金堂玉室供游遨。
* 關于丹柱的詩詞 描寫丹柱的詩詞 帶有丹柱的詩詞 包含丹柱的古詩詞(2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