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山的詩詞(1772首)

    201 《醉后寄山中友人》 唐·于鵠

    昨日山家春酒濃,野人相勸久從容。
    獨憶卸冠眠細草,不知誰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歸時見魯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應恐笑龍鐘。

    202 《送唐大夫讓節歸山(一作送唐中丞入道)》 唐·于鵠

    年老功成乞罷兵,玉階匍匐進雙旌。
    朱門鴛瓦為仙觀,白領狐裘出帝城。
    侍女休梳官樣髻,蕃童新改道家名。
    到時浸發春泉里,猶夢紅樓簫管聲。

    203 《山中訪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尋黃尊師)》 唐·于鵠

    觸煙入溪口,岸岸唯檉櫟。
    其中盡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轉,絕徑緣峭壁。
    把藤借行勢,側足憑石脈。

    敘事豪放抒情

    204 《山中謁皇甫曾》 唐·朱放

    尋源路已盡,笑入白云間。
    不解乘軺客,那知有此山。

    205 《山中聽子規(一作顧況詩)》 唐·朱放

    幽人自愛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
    窗中有個長松樹,半夜子規來上啼。

    206 《山中月夜寄朱張二舍人》 唐·武元衡

    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漢間。
    月華云闕迥,秋色鳳池閑。
    御錦通清禁,天書出暗關。
    嵇康不求達,終歲在空山。

    207 《緱山道中口號》 唐·武元衡

    秋山寂寂秋水清,寒郊木葉飛無聲。
    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濱行路夜吹笙。

    208 《使院憶山中道侶,兼懷李約》 唐·崔備

    松竹去名岳,衡茅思舊居。
    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書。
    舊秩蕓香在,空奩藥氣馀。
    褐衣寬易攬,白發少難梳。

    邊塞寫人將軍

    209 《奉和太府韋卿閣老左藏庫中假山之作》 唐·權德輿

    春山仙掌百花開,九棘腰金有上才。
    忽向庭中摹峻極,如從洞里見昭回。
    小松已負干霄狀,片石皆疑縮地來。
    都內今朝似方外,仍傳麗曲寄云臺。

    210 《送李處士歸弋陽山居(限姓名中用韻)》 唐·權德輿

    暫來城市意何如,卻憶葛陽溪上居。
    不憚薄田輸井稅,自將嘉句著州閭。
    波翻極浦檣竿出,霜落秋郊樹影疏。
    想到家山無俗侶,逢迎只是坐籃輿。

    211 《陪包諫議湖墅路中舉帆(同用山字)》 唐·權德輿

    蕭蕭涼雨歇,境物望中閑。
    風際片帆去,煙中獨鳥還。
    斷橋通遠浦,野墅接秋山。
    更喜陪清興,尊前一解顏。

    212 《題柳郎中茅山故居(一作柳谷汧故居)》 唐·權德輿

    下馬荒階日欲曛,潺潺石溜靜中聞。
    鳥啼花落人聲絕,寂寞山窗掩白云。

    213 《臺中遇直,晨覽蕭侍御壁畫山水》 唐·羊士諤

    蟲思庭莎白露天,微風吹竹曉凄然。
    今來始悟朝回客,暗寫歸心向石泉。

    214 《山中主人》 唐·楊巨源

    十里青山有一家,翠屏深處更添霞。
    若為說得溪中事,錦石和煙四面花。

    215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 唐·韓愈

    朗朗聞街鼓,晨起似朝時。
    翻翻走驛馬,春盡是歸期。
    地失嘉禾處,風存蟋蟀辭。
    暮齒良多感,無事涕垂頤。

    216 《山中秋夜喜周士閑見過》 唐·陳羽

    青山高處上不易,白云深處行亦難。
    留君不宿對秋月,莫厭山空泉石寒。

    217 《太原和嚴長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 唐·歐陽詹

    西寺碧云端,東溟白雪團。
    年來一夜玩,君在半天看。
    素魄當懷上,清光在下寒。
    宜裁濟江什,有阻惠連歡。

    218 《蜀門與林蘊分路后屢有山川似閩中因寄林蘊蘊亦閩人也》 唐·歐陽詹

    村步如延壽,川原似福平。
    無人相共識,獨自故鄉情。

    219 《山中老僧》 唐·歐陽詹

    笑向來人話古時,繩床竹杖自扶持。
    秋深頭冷不能剃,白黑蒼然發到眉。

    220 《雨中贈仙人山賈山人(即賈鵬也)》 唐·柳宗元

    寒江夜雨聲潺潺,曉云遮盡仙人山。
    遙知玄豹在深處,下笑羈絆泥涂間。

    * 關于中山的詩詞 描寫中山的詩詞 帶有中山的詩詞 包含中山的古詩詞(17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