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嘆學詩如學仙,未能換骨謾成篇。翰林萬丈光常在,著作三都賦蚤傳。半世無成負便腹,終年有味郴吟肩。明珠何事輕彈雀,多謝高情未棄捐。
禁籞芳菲歲又新,兩宮行樂及良辰。雙瞻黃繖天回笑,并御花驄雨灑塵。漢殿捧卮稱萬壽,葛天張樂和千人。歡聲試采康衢詠,帝力熙熙物自春。
秋與詩人著意清,不平寧作候蟲鳴。間愁有底能千斛,久雨終當快一晴。富貴時來何足道,英雄天亦不徒生。來宵徑就姮娥約,丹桂當年種已成。
記得詩來半說花,不言長道苦風沙。知公不薄嶠南使,政似昔人何以家。
愛竹知人憶故山,食貧過午尚懸簞。長篇乞與小詩并,要似韓豪東野寒。
舊說洛陽天地中,遂令北客病南風。只今政教通南粵,亦有大寒桑樹紅。
幾欲裁詩托便風,苦慚別后欠新功。何時寄我廣南作,壓倒蕉黃荔子紅。
先生力學自誠明,忠信今知蠻貊行。憶昔韓蘇兩仙伯,海成冬市況融晴。
幾為年華嘆物華,只今結束定還家。且看垂發江邊樹,未問長安一日花。
莫為趨朝亟載脂,小令羸瘠長膚肌。帝城書疏舊不入,何有畫圖傳荔枝。
晴輕風憗凍,寒重日生煙。謾道中和節,天顏正愀然。
南州高士心如水,夜雨爐亭歲欲環。朝跡只如初到日,州麾猶在兩年間。秋來竹屋多歸夢,天與莆人一破顏。館下諸生能戀戀,眼中循吏故班班。
翠節摩秋云,朱轓映朝彩。欣欣兩賓主,濟濟眾僚采。此會良已希,斯文固應在。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
結彼山下茅,對此山上瀑。白日成蹉跎,長年抱幽獨。嚶嚶自禽鳥,踽踽亂樵牧。門巷何多車,山中有佳菊。
龍山在何許,驅車故城東。壯游值佳月,高懷激清風。深知孟萬年,獨有柴桑翁。至今佳傳香,索之迷芳叢。
淡淡暮秋色,行行繞疏籬。最愛重九名,擬和柴桑詩。風流足千載,感慨彼一時。此日不易得,有酒安可辭。
白露零高寒,西風滿原野。濁酒嘆重持,黃花笑盈把。詩句斐莫裁,秋容浩難寫。豈為今日娛,逢之百世下。
晨策登青霞,眾峰郁綢繆。舉目嗟新亭,緬懷憶神州。酣觴氣磊磊,感物心悠悠。偉哉此二翁,高風繼前修。
南陽有菊水,一掬清且鮮。滿潭浸秋色,餐英飲寒泉。將以壽道脈,非惟制頹年。豈不隨眾草,正色乃自然。
百年豈非長,流光迅飛電。月渚愁濱鴻,風檐凄去燕。鴻燕胡獨乖,參辰豈相見。念此霜中英,良時不妨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