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君的詩詞(270首)

    241 《寄平江王元俞治中并呈孟君復總管》 宋·方回

    兩玉人俱出相家,一時頓有富才華。
    登樓賦詠追王粲,落帽風流致孟嘉。
    未肯一莖生白發,相逢九日醉黃花。
    蘇臺欲往何由得,獨立吳山眺晚霞。

    242 《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宋·方回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243 《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 宋·方回

    三山鵠袍十萬眾,兩紀知名鄭南仲。
    妙年官賦甲秋闈,一發輒中仍再中。
    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
    雖然改爾亦得力,斗南斗北聲價哄。

    244 《三月初五日孟君復王元俞治中十人同會分韻得》 宋·方回

    春光九十日,半為風雨欺。
    人生一百年,懷抱無好時。
    茲辰復何辰,晴煙霏柳絲。
    佳友可我意,閒愁忽如遺。

    245 《中秋客至不赴郡會次范君武韻》 宋·李復

    經歲相期盡賞心,虛堂有客阻趨塵。
    登樓君似庾老子,挾策我為臧丈人。
    清據胡床興不淺,來尋奇字夜相親。
    莫言糟粕無佳味,未許桓公愧斲輪。

    246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外直中通異眾芳,嗅來葉氣勝花香。
    一杯先吸鑒湖月,滿口潛消玉井霜。
    尤勝朱櫻煎作蜜,何須紫蔗壓為漿。
    細看象鼻彎彎曲,剌手獨嫌綠丙長。

    247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昔宴賓僚避暑林,傅杯故事到如今。
    屈莖聊當黃金杓,剌葉先抽碧玉簪。
    聞得鼻端香馥馥,流從舌底味森森。
    坡仙愛醣柑為酒,欲道清蓮帶苦心。

    248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有客相傅群暑芳,采蓮不用采花房。
    綠盤擎重盛珠露,碧管虛中溜玉漿。
    象鼻卷風隨手曲,良臍入水透肌香。
    醒來忽憶涪翁句,摘貫分甘共母黨。

    249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碧云影裹倚欄干,鯨吸詩人酒量寬。
    惟有鑒湖堪避暑,遙知玉井正生寒。
    簪開翠策微通竅,滴下真珠滿走盤。
    一葉偶因風飐破,帕羅香心歲時乾。

    250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荷亭避暑約傅杯,醉吸清風入手來。
    象鼻形彎通曲柄,鴨頭色生潑新醅。
    中擎玉液休傾滿,半卷青心莫展開。
    春酒一江能吸盡,始知李白是仙才。

    251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當年避暑使君林,暇日諸賢肯過臨。
    荷帶露香須緩折,酒無風韻莫輕科。
    玉簪先透玲瓏玉,金注徐傾瀲滟金。
    葉底可能甘勝蜜,欲屢小苦是蓮心。

    252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不須酒列吸云紅,剌葉潛令與柄通。
    碧色輪困彎到底,黃流瀲滟注當中。
    醉來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風。
    欲笑求仙求不得,金莖半折露盤空。

    253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露盤凈植水中央,好借詩人引玉觸。
    象鼻巧能通葉柄,馬蹄更與摘蓮房。
    吸川不覺西湖闊,漱石尤便玉井涼。
    醉裹興來休折遍,也留數葉覆鴛鴦。

    254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越溪女子翠紅裳,來與群仙侑一觴。
    葉展圓盤如許下,絲連曲柄更能長。
    清高勝飲金莖露,甘滑疑餐玉薤霜。
    醉手傅杯猶未穩,碧痕微損迸瓊漿。

    255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樽疊自古宴嘉賓,末世風流意轉新。
    筒葉卷來由鄭氏,杯荷制出始唐人。
    一時花草空傅玩,他日寶僚但飲醇。
    外直中通比君子,輪他光霽滿懷春。

    256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 宋·陸文圭

    剌葉為筩制頗奇,鄭公故事老坡詩。
    擎來入手成欹哭,注在當心即漏卮。
    玉露有香黏翡翠,碧云無影浸琉璃。
    假饒吸盡西江水,缽內生蓮是歲時。

    257 《送趙君權中歸福唐兼呈陳季中》 宋·蘇頌

    趙子抱經術,儒林挺孤秀。
    策足入上庠,高誼諸生右。
    秋闈再程文,懷寶不見售。
    京師首善地,翹然俊賢囿。

    258 《挽李中甫使君》 宋·孫應時

    赫赫中興佐,英風想大門。
    得交人物懿,喜見典刑存。
    拱立嚴諸父,躬行表后昆。
    世家今萬石,一代合推尊。

    259 《挽李中甫使君》 宋·孫應時

    圭玉身無玷,春風物自熙。
    學非隨俗尚,心故有天知。
    里社成鄒魯,交游不惠夷。
    思君兼眾美,凋落使人悲。

    260 《挽李中甫使君》 宋·孫應時

    發軔期行志,鳴琴最得民。
    淵魚何用察,桑雉本來馴。
    可嘆雙旌暮,猶歌五袴新。
    誰為良吏傳,吾欲表斯文。

    * 關于中君的詩詞 描寫中君的詩詞 帶有中君的詩詞 包含中君的古詩詞(2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