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雨中君最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種雨中君最苦”全詩
一種雨中君最苦,偏梁閣道向通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雨夜憶元九》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夜憶元九》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陰一日便堪愁,
何況連宵雨不休。
一種雨中君最苦,
偏梁閣道向通州。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雨夜中,白居易懷念他的朋友元九的情景。天空陰沉,一整天都讓人感到愁悶,更不幸的是雨連綿不斷。在這樣的雨夜里,元九最為苦惱,因為他的住處位于通州,而那里的偏僻小道更是在雨天變得更為不便。
賞析:
白居易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雨夜的景象,通過這個景象展示了他對元九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詞以雨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元九的關心和憂慮。天空的陰沉和不間斷的雨,與作者內心的愁悶和對朋友的牽掛相呼應。特別是最后兩句,通過描述元九所在地的偏僻小道,更加凸顯了他在雨夜中的困境和困擾。
這首詩詞雖然簡潔,但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朋友處境的擔憂。它也反映了唐代人們對友誼和情感的深切關懷,以及對自然環境的感受和體驗。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深情的思念之情,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情感與憂慮。
“一種雨中君最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yè yì yuán jiǔ
雨夜憶元九
tiān yīn yī rì biàn kān chóu, hé kuàng lián xiāo yǔ bù xiū.
天陰一日便堪愁,何況連宵雨不休。
yī zhǒng yǔ zhōng jūn zuì kǔ, piān liáng gé dào xiàng tōng zhōu.
一種雨中君最苦,偏梁閣道向通州。
“一種雨中君最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