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兩地的詩詞(2397首)
641
《天威行》 唐·顧云
蠻嶺高,蠻海闊,去舸回艘投此歇。
一夜舟人得夢間,草草相呼一時發。
颶風忽起云顛狂,波濤擺掣魚龍僵。
642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643
《寒食二首》 唐·李山甫
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644
《謁翰林劉學士不遇》 唐·李山甫
夢繞清華宴地深,洞宮橫鎖曉沈沈。
鵬飛碧海終難見,鶴入青霄豈易尋。
六尺羈魂迷定止,兩行愁血謝知音。
平生只恥凌風翼,隨得鳴珂上禁林。
645
《杜鵑花》 唐·方干
未問移栽日,先愁落地時。
疏中從間葉,密處莫燒枝。
郢客教誰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兩三步,常有醉鄉期。
646
《于秀才小池》 唐·方干
一泓瀲滟復澄明,半日功夫劚小庭。
占地未過四五尺,浸天唯入兩三星。
鹢舟草際浮霜葉,漁火沙邊駐小螢。
才見規模識方寸,知君立意象滄溟。
抒情
648
《籌筆驛》 唐·羅隱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余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懷古寫人
649
《送溪州使君》 唐·羅隱
兵寇傷殘國力衰,就中南土藉良醫。
鳳銜泥詔辭丹闕,雕倚霜風上畫旗。
官職不須輕遠地,生靈只是計臨時。
灞橋酒醆黔巫月,從此江心兩所思。
650
《江都》 唐·羅隱
淮王高宴動江都,曾憶狂生亦坐隅。
九里樓臺牽翡翠,兩行鴛鷺踏真珠。
歌聽麗句秦云咽,詩轉新題蜀錦鋪。
惆悵晉陽星拆后,世間兵革地荒蕪。
651
《酬丘光庭》 唐·羅隱
正月十一日書札,五月十六日到來。
柳吟秦望咫尺地,鯉魚何處閑裴回。
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開。
653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654
《過湖口》 唐·唐彥謙
江湖分兩路,此地是通津。
云凈山浮翠,風高浪潑銀。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為鄰。
俯仰煙波內,蜉蝣寄此身。
655
《過湖口》 唐·唐彥謙
江湖分兩路,此地是通津。
云凈山浮翠,風高浪潑銀。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為鄰。
俯仰煙波內,蜉蝣寄此身。
656
《殘春旅舍》 唐·韓偓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回憶長安愛國
658
《梅雨》 唐·吳融
渾開又密望中迷,乳燕歸遲粉竹低。
撲地暗來飛野馬,舞風斜去散醯雞。
初從滴瀝妨琴榭,漸到潺湲繞藥畦。
少傍海邊飄泊處,中庭自有兩犁泥。
秋天寫景抒情閑適
659
《春云》 唐·韋莊
春云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靈曾有劍為龍。
官辭鳳闕頻經歲,家住峨嵋第幾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陽吟斷一聲鐘。
* 關于兩地的詩詞 描寫兩地的詩詞 帶有兩地的詩詞 包含兩地的古詩詞(23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