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絲足的詩詞(538首)
302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304
《佩刀行(并序)》 明·徐尊生
金華之永康有山曰云巖,拔起天半。
有巨舟藏壑中,舟尾翹出如蠆。
一釘墮崖下,野僧得之,以遺張君孟兼,孟兼制為佩刀,銛利特甚。
305
《采薖為余唐卿賦》 明·姚道衍
余君抱奇言不夸,種菜擬學元修家。
臨溪筑廬競誅草,傍路樊圃多編葭。
長镵短夋自成列,不與文筆相交加。
畦界條條任衡縮,溝澮一一隨紆斜。
307
《玉山佳處》 明·張天英
玉山有佳處,乃在昆侖西。
蓬萊數峰小,上與浮云齊。
云中飄飄五色鳳,只愛碧梧枝上棲。
芝草瑯玕滿玄圃,群仙共躡青云梯。
309
《東湖》 宋·蘇軾
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
爾來走塵土,意思殊不堪。
況當岐山下,風物尤可慚。
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310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 宋·蘇軾
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一紙行書兩絕詩,遂良須鬢已如絲。
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312
《再游徑山》 宋·蘇軾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臥呼不覺。
覺來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古語云:孤云兩角,去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足慣曾行犖確。
315
《于潛女》 宋·蘇軾
青裙縞袂于潛女,兩足如霜不穿屨。
?奢沙鬢發絲穿檸,蓬沓障前走風雨。
老濞宮妝傳父祖,至今遺民悲故主。
苕溪楊柳初飛絮,照溪畫眉渡溪去。
逢郎樵歸相媚嫵,不信姬姜有齊魯。
317
《于潛令刁同年野翁亭》 宋·蘇軾
山翁不出山,溪翁長在溪。
(前二令作二翁亭。
)不如野翁來往溪山間,上友麋鹿下鳧鹥,問翁何所樂,三年不去煩推擠。
翁言此間亦有樂,非絲非竹非蛾眉。
320
《破琴》 宋·蘇軾
破琴雖未修,中有琴意足。
誰云十三弦,音節如佩玉。
新琴空高張,絲聲不附木。
宛然七弦箏,動與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墮流俗。
懸知董庭蘭,不識無弦曲。
* 關于絲足的詩詞 描寫絲足的詩詞 帶有絲足的詩詞 包含絲足的古詩詞(5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