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絲徑的詩詞(243首)
221
《用前韻答彌明圣言二首》 宋·王炎
游絲落絮弄春晴,挽我花邊喚曲生。
挈榼在門驚剝啄,褰裳出戶喜逢迎。
小園曲折藏三徑,暇日從容共一行。
且復解頤談袞袞,圣賢深處不容聲。
222
《瑞鷓鴣 過柳渡》 元·馬鈺
馬風寧海遇重陽。
西入關來放肆狂。
好看梅溪楊柳渡,喜游竹徑杏花岡。
秦川鋪錦宜春睡,渭水橫絲系日長。
勝景無窮吟不盡,命工圖畫比仙
223
《送李委章》 宋·項安世
圣靈昔回眷,沾沐仰清徵。
十載朝云陛,賞心惟良知。
索居易永久,衰疾忽在斯。
常恐鷹隼擊,微命察如絲。
224
《將請鄉郡作》 宋·張嵲
本初休車騎,陶令歸田園。
憧憧天壤間,何人無一廛。
惟我若斷梗,漂流浙江邊。
牽絲始立歲,屏處知命年。
225
《還徐叔子犀帶》 宋·陳傅良
徐子贈我舊寶犀,宣和國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黃四垂,厚且半寸徑尺圍。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飾諸末柔丹韋。
寘之止齋光陸離,天吳海若不敢窺。
226
《晚步池上》 宋·張镃
藤杖徐穿竹徑涼,地寬那更水云鄉。
山明屋背髻鬟聳,蟬奏樹頭絲吹長。
蓑笠釣船家自有,軒裳朝路夢俱忘。
英雄本志今朝得,十畝香荷著醉狂。
228
《送劍浦王丞》 宋·陳宓
二松雖在眼,三徑每興思。
到官未數月,歸袖西風披。
雅志不可屈,凌晨騎難追。
視彼嗜進者,寧能無忸怩。
229
《晚秋游中溪四首》 宋·戴表元
休折山中松桂枝,溪魚亦小莫垂絲。
沙田翻白收秔后,霜樹著紅嘗柿時。
日落牛羊歸徑熟,天寒烏鳥向人慈。
出云數里成官路,問事如何總不如。
231
《次前韻述將歸》 宋·方回
我雖無絲無竹亦無肉,猶有杜子美萬卷書,猶有陸士衡三間屋。
作詩寧作郊島之寒瘦,終不屑元輕而白俗。
232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233
《春晴二首》 宋·郭印
二月垂楊長綠柯,漁村春塢景融和。
沙邊細浪搖芳藻,水上紅云映綠波。
風裊釣絲時蕩漾,日移花影更婆娑。
徑須展此連鰲手,且向樽前醉倒歌。
234
《題嚴子陵》 宋·黃庚
故子雖即位,自不愿為官。
天下事已定,山中人可閑。
一絲江月色,千古客星寒。
捷徑終南士,聞風定報然。
235
《春日即事》 宋·黃庚
扶杖行幽徑,園林欲暮天。
錦堂紅濯雨,絲柳綠繰煙。
春事忽三月,風光又一年。
客懷正愁絕,那復聽啼鵑。
236
《送干壽道同知北上》 宋·陸文圭
甲寅詔下興賢才,吳中多士轟春雷。
門外鵠袍那可數,一人獨上黃金臺。
宦途詰曲容下得,直向東海窺蓬萊。
蓬萊水闊云氣浮,眼看健翮摩天游。
238
《偈頌二十一首》 宋·釋智愚
西天末葉,東土初枝。
趑趄梁魏兮形影相吊,冷坐嵩少兮路徑委蛇。
將謂單傳直指,誰知一握亂絲。
罵底恨底患在為人之師。
* 關于絲徑的詩詞 描寫絲徑的詩詞 帶有絲徑的詩詞 包含絲徑的古詩詞(2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