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露身的詩詞(809首)
661
《太虛堂》 宋·白玉蟾
滿堂冷靜爽精神,不著人間一點塵。
檐鵲噪風呼薄晚,庭花飄露落殘春。
華胥上國今無夢,龍漢元年古有身。
香篆飛從窗外去,云梢孤鶴唳何人。
662
《安樂窩中吟》 宋·邵雍
安樂窩中職分修,分修之外更何求。
滿天下士情能接,遍洛陽園身可游。
行已當行誠盡處,看人莫看力生頭。
因思平地春言語,使我嘗登百尺樓。
663
《年老逢春十三首》 宋·邵雍
年老逢春始識春,春妍都恐屬閑身。
能知青帝功夫大,肯逐后生撩亂頻。
酒趁嫩醅嘗格韻,花承曉露看精神。
大凡尤物難分付,造化從來不負人。
664
《兵馬曹季良宅夜集》 唐·皎然
清景不可失,尋君趣有余。
身高避事后,道長問心初。
出處名則異,游從跡何疏。
吟看刻盡燭,笑卷讀殘書。
露彩生筆硯,風音入庭除。
平明仙侶散,觳觫動回車。
667
《詠霜二首》 宋·蘇轍
江南雪不到,霜露滿山村。
紙被欺氈厚,茅檐笑瓦溫。
何曾凝沼淥,有意隔朝暾。
底日身無事,高眠不出門。
668
《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首》 宋·蘇轍
國老無心豈為身,五年朝謁慰簪紳。
元臣事業通三世,舊將威名服四鄰。
遍閱后生真有道,欲談前事恐無人。
比公惟有凌云檜,歲歲何妨雨露新。
669
《子瞻見許驪山澄泥硯》 宋·蘇轍
長安新硯石同堅,不待書求遂許頒。
豈必魏人勝近世,強推銅雀沒驪山。
寒煤舒卷開云葉,清露沾流發涕潸。
早與封題寄書案,報君湘竹筆身斑。
671
《次韻道潛見寄》 宋·蘇轍
蕭蕭華發映衰容,慚愧高僧嘆不逢。
游宦終身空處處,塵埃何日退重重。
已甘憔悴雞群鶴,猶勝劬勞旱歲龍。
回首不堪膏火熱,試求甘露灑青松。
673
《思善堂》 宋·張舜民
春風長萬物,棘子猶卷然。
及至華實稠,已悲霜露先。
功隨四時去,不待三牲全。
所以陟屺人,設身常舍旃。
674
《送潘元夙教授欽州》 宋·韓元吉
文筆超然自不群,胸中韜略未全陳。
詎應遠致嶺南士,會見來清塞北塵。
桂海接天聊縱目,火云堆露正關身。
元戎在昔同科彥,一鶚飛書上紫宸。
675
《秋興二首》 宋·黃公度
牙叉老木抱江城,城古江寒相對清。
云雁不逢音信杳,沙鷗無數往來輕。
露華今夜凝仙掌,詞藻他年動帝京。
淮海一身猶臥病,關河千里未休兵。
676
《答沈器之二首》 宋·姜夔
涉遠身良苦,登高望欲迷。
試吟青玉案,不似白銅鞮。
露下秋蟲怨,風高北馬嘶。
槎頭有新味,人在太湖西。
678
《七月初七夜渡黃河》 宋·汪元量
長河界破東南天,怒濤日夜如奔川。
此行適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煙。
牛郎織女涉清淺,支機石上今何年。
揚帆一縱萬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
679
《挽林天和》 宋·張元干
行配古君子,齒尊鄉丈人。
儻來名位晚,長往誄文新。
薤露空悲臘,芻靈不見春。
諸郎無過毀,壽考沒元身。
680
《萬竹亭》 宋·朱翌
氣稟元軒玉立身,露幛煙纛曉初勻。
一時頓有七賢集,千畝今余萬個春。
能惟風流夸后日,政緣名篆得斯人。
寂寥不見平安報,只有東風為掃塵。
* 關于不露身的詩詞 描寫不露身的詩詞 帶有不露身的詩詞 包含不露身的古詩詞(8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