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風掃地久堪哀,誰與前朝養禍胎。真魏無牛喬鄭壽,杜游不作董丁來。游魂葛嶺人方醉,轉盼陳橋業遽灰。賴是紫陽書尚在,不隨遷鼎委蒿萊。
乾淳以后學無師,嘉紹厭厭士氣衰。何等淫辭南岳稿,不祥妖讖晚唐詩。三風盍遣鄭聲放,一日忽驚周鼎移。歐九登庸柳七棄,昭陵曾筑太平基。
紛紛肉食笑儒冠,賴有吾徒耐歲寒。心遠要期來哲共,眼高不受俗書瞞。樽前笑語窺胸次,燈下工夫見筆端。好向故都求益友,歸時敢作去時看。
戰鼙征騎洶人寰,此道煙昏霧海間。萬世難磨朱氏學,一官來管紫陽山。窮冬碩果何曾食,滄海明珠不再還。能作春霆啟幽蟄,終身我亦巷瓢顏。
余生橄欖蠖求伸,久作屠酥最后人。萬事不關閒處眼,三朝聊喜歲前喜。草芽地已回生意,雪霽天應念小民。船活東游君決計,何當同載自由身。
初放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老不死,心未灰。觸著惡發,青天怒雷。引得虎頭燕頷,競起叢林禍胎。點著便領,何其俊領,何其俊哉。
民欲遮留上欲來,政聲無間到輿臺。道迎和氣收蠻瘴,彈壓余陰蟄楚雷。已是因風成柳絮,會須逐馬見銀杯。一觴好上公堂壽,不為梅花昨夜開。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憶予初識子,子方髫而俊。未能與深素,亦以私余潤。邁往不屑姿,良足驅鄙吝。歲月既已多,肝膽兩能印。
詩壇森嚴升復楯,白戰雄呼氣難忍。西鄰有客興亦酣,睥睨重圍目雙眕。居然地隔如秦越,或者神交同白稹。故知宮角本諧聲,復恐圓方不相準。
壯游歸來一何晚,雪里黃精不得飯。太行句注俱眼前,只尺青霞夢修阪。潞洲鮮紅味辛劇,廣野毭太繾綣。沈殿曳裙代殿同,館中詞賦凌錦虹。
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陽照殘雪。城中有客獨登樓,遙望天邊白銀闕。白銀闕下何英英,雕鞍繡轂趨承明。
我昔賦遠游,萬里無親朋。惟君同懷抱,相從共茵憑。踰嶺穿瘴茅,捫參倚枯藤。隨行一瓶缽,澹如云水僧。
肩輿小斑筠,地志古青冊。初穿千長松,忽仰萬絕壁。觀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行行問不住,一一漸可識。
美祿無過酒,星泉奠兩儀。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壽祺。功深資藥石,力厚起疲贏。
正月已暖春無寒,江深水淺沙觜乾。東風日日送行客,我來踏遍江之干。昨日送客東入浙,今日送客西入灣。旁人但笑入灣拙,豈料此行人所難。
宣城去京國,里數逾三千。念汝欲別我,解裝具盤筵。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牽。冬夜豈不長,達旦燈燭然。
年年不放春閑了。今歲銜杯少。來時柳上淺金黃,歸路玉綿吹帽。惜春長似,五陵狂俊,不道朱顏老。
端午節風俗吊古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