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上文君的詩詞(1558首)

    721 《摸魚兒 次韻廬疏齊憲使題歲寒亭 此首下原附》 元·程文海

    問疏齋、湘中朱鳳,何如江上鸚鵡。
    波寒木落人千里,客里與誰同住。
    茅屋趣。
    吾自愛吾亭,更愛參天樹。

    722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東東提刑歸抵》 宋·常挺

    慶元道學家,紫陽諸弟冠。
    正印君得之,理窟講深貫。
    雄文摛玉堂,直筆插東觀。
    粹然中和容,清廟古珪瓚。

    723 《陸宣公》 宋·陳長方

    赤符兆此水,黃圖蒙楚氛。
    上天眷李氏,未許鯨鯢吞。
    胚胎出仁人,來佐文皇孫。
    如鳳不鷙搏,坐使眾鳥君。

    724 《送戴石屏歸天臺》 宋·陳宗道

    天臺四萬八千丈,一根直下寒銀浪。
    青蓮老子夜不眠,往往飛魂到其上。
    詩情不滅流白云,千載重見戴叔倫。
    蓮花峰下赤城洞,芒鞵翻笑山中人。

    725 《和僉事夾谷之寄韻》 宋·方逢辰

    夫子說周易,肇開太極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決裂,堅冰致習馴。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紛紛。

    726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727 《重修朝宗門樓集句呈王宰》 宋·余壹

    茲城實佳麗,上與浮云齊。
    加望川之陰,津途去不迷。
    一旦起樓高百尺,城高跨樓滿金碧。
    朱門峨臨九衢,一片彩霞迎曉日。

    728 《王彥舉聽雨軒》 明·黃哲

    輞川給事才且奇,自我相親童冠時。
    高談甚愛風雨夕,世上閑愁都不知。
    幾回共酌東軒里,正值蕭蕭滿人耳。
    當窗滌筆寫《黃庭》,涼聲散落鵝池水。

    729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730 《擬古》 明·錢宰

    出門萬里別,行行遠防邊。
    相望各天末,北斗日夜躔。
    四運秋復春,不見君子還。
    燕車北其轍,越馬南其轅。

    731 《醉夢軒為錢公鉉賦》 明·王佐

    東吳錢高士,索賦醉夢詩。
    十年不是不題句,我亦醉夢無醒時。
    問君醉夢緣何事?君言不解其中意。
    但知痛飲復高眠,即此悠悠是生計。

    732 《送友人歸山歌二首》 唐·王維

    〔離騷題作山中人〕
    山寂寂兮無人。
    又蒼蒼兮多木。
    群龍兮滿朝。

    733 《次韻奉和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 宋·蘇軾

    見和西湖月下聽琴謖謖松下風,藹藹垅上云。
    聊將竊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軒冕,一笑當琴尊。
    良辰飲文字,晤語無由醺。

    734 《跋眉山程仁萬言書草》 宋·楊萬里

    峨眉山下三蘇鄉,至今草木文章香。
    近時英妙有程郎,數寸管底翻錦江。
    向來曾草三千牘,流涕大息仍痛哭。
    九虎當關北斗深,十年買桂炊白玉。

    735 《次韻奉酬無咎兼呈慎思天啟》 宋·張耒

    平生結交圓納方,過眼十人八九忘。
    畹蘭畝蕙幽谷芳,懶隨家奴諛五郎。
    苦饑方朔身漫長,顛毛種種顏欲蒼。
    誰謂勝癡端坐狂,清淮之陰一草堂。

    736 《送彥孚主簿》 宋·黃庭堅

    斯文當兩都,江夏世無雙。
    叔度初不言,漢庭望風降。
    中間眇人物,潛伏老崆谾。
    本朝開典禮,棫樸作株樁。

    737 《藥名詩奉送楊十三子問省親清江》 宋·黃庭堅

    楊侯濟北使君子,幕府從容理文史。
    府中無事吏早休,陟厘秋兔寫銀勾。
    駝峰桂蠹樽酒綠,樗蒲黃昏喚燒燭。
    天南星移醉不歸,愛君清如寒水玉。

    738 《送吳瑞卿歸武昌》 元·王冕

    古越古為山水府,篁竹菁菁無嘯聚。
    耕田鑿井各有為,文物衣冠比鄒魯。
    玄風已散茫茫然,幾回滄海成桑田。
    眼前飛走雜梟獍,草木憔悴愁無天。

    739 《鎮陽讀書》 宋·歐陽修

    春深夜苦短,燈冷焰不長。
    塵蠹文字細,病眸濮無光。
    坐久百骸倦,中遭群慮戕。
    尋前顧後失,得一念十忘。

    740 《送吳生南歸》 宋·歐陽修

    自我得曾子,於茲二十年。
    今又得吳生,既得喜且嘆。
    古士不◇出,百年猶比肩。
    區區彼江西,其產多材賢。

    * 關于上文君的詩詞 描寫上文君的詩詞 帶有上文君的詩詞 包含上文君的古詩詞(15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