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摩的詩詞(625首)

    1 《醉作觀音像仍為書贊三首》 宋·白玉蟾

    頂戴彌陀呈丑拙,手持楊柳惹塵埃。
    縱饒入得三摩地,當甚街頭破草鞋。

    2 《頌古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將鋤打地自拋屙,怎柰熏天臭氣何。
    老倒蘗山禁山得,卻將伊頂再三摩

    3 《贊三十六祖頌》 宋·釋印肅

    佛陀阿難提,放光從肉髻。
    逢師論義,得入三摩地。

    4 《贊三十六祖頌》 宋·釋印肅

    莊嚴圣王子,僧回號難提。
    棄國避世榮,便入三摩底。

    5 《鐵竹歌》 宋·釋印肅

    普庵和尚鐵竹歌,十圣三賢不奈何。
    九節玲瓏通法界,不由邊筍自嘍羅。
    從百練,已經磨,能障狂風止海波。

    6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7 《詠五臺》 唐·王通

    縹緲蓬萊未足夸,海峰孤絕更無加。
    入門已到三摩地,攜手同游千歲沙。
    碧玉鏡開金菡舊,珊瑚樹宿白頻迦。
    殷勤童子能招隱,共采芝茵和紫霞。

    8 《瑯琊王歌辭·新買五尺刀》 南北朝·佚名

    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挲,劇于十五女。

    辭賦精選月亮羈旅抒情

    9 《瑯邪王歌》 南北朝·佚名

    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娑,劇于十五女。

    詠物荷花寓人抒懷

    10 《南歌子》 宋·向子諲

    喜甚,因賦是詞云
    我入三摩地,人疑小有天。
    君王送老白云邊。
    不用丹青圖畫、上凌煙。
    喜攬澄清轡,能同載酒船。
    相逢忽謾別經年。
    好是兩身強健、在尊前。

    11 《靈壁石歌為方巖王侍郎作》 宋·戴復古

    靈壁一峰天下奇,體勢雄偉身巍巍,巨靈怒拗天柱擲。
    平地蒼龍驤首尾,兩片黑云腰夾之。

    12 《謝景文惠浩然所作廷珪墨》 宋·黃庭堅

    廷珪贗墨出蘇家,麝煤漆澤紋烏鞾。
    柳枝瘦龍印香字,一襲一日三摩挲。
    劉侯愛我如桃李,揮贈要我書萬紙。
    不意神禹治水圭,忽然入我懷袖里。

    13 《寄楞嚴大師》 宋·文同

    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水縮秋吟鼎,霜低夜講松。
    住齋塵入缽,出定蘚生筇。
    曾聽三摩義,居常夢曉鐘。

    14 《偈頌十六首》 宋·釋如凈

    如何是四稜蹈地,入三摩存分別智。
    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

    15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舍妄心,取真理,猛火聚中求冷水。
    勝勢婆羅請上山,須臾便入三摩底。

    16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非不非,是不是,是非不入三摩地。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

    17 《行童搬土》 宋·釋印肅

    童子聚沙為佛塔,而今搬土豈無功。
    忽然覺后知非土,當處回頭識本宗。
    老僧念你善根微,所以教伊不失時。
    朝歌暮擊三摩地,不久迷開解我機。

    18 《秋夜有懷高三十五適,兼呈空上人(一作皇甫冉詩)》 唐·劉長卿

    晚節逢君趣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
    吾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遂發心。
    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里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19 《秋夜有懷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劉長卿詩)》 唐·皇甫冉

    晚節聞君趨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
    大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遂發心。
    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里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唐詩三百首登樓寫景山水黃河勵志哲理

    20 《維摩暢林居(一作題維摩暢上人房)》 唐·李洞

    諸方游幾臘,五夏五峰銷。
    越講迎騎象,蕃齋懺射雕。
    冷筇和雪倚,朽櫟帶云燒。
    從此西林老,瞥然三萬朝。

    * 關于三摩的詩詞 描寫三摩的詩詞 帶有三摩的詩詞 包含三摩的古詩詞(6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