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正學富經綸,炳炳如丹一片心。中外久期還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陰。威聲足使戎心懾,邊腹休虞客氣侵。指日玉階清問及,盍思長策濟當今。
渡滬已定葛巾北,分陜既成周袞東。二者於斯皆上意,群然以此望明公。香名千載梅邊雪,歸路三秋桂子風。百萬民夷休戀戀,公方柄用福無窮。
遡風繡節洞庭濱,作噩重逢未識真。不謂頹齡來嶺海,乃承華武接星辰。公捐累印輕於葉,我愧滿襟皆是塵。從此廟堂醫國去,好留肘后遺陳人。
室如晦處有通光,內外相須是直方。認取青氈為舊物,要看鳴鳳在朝陽。
君家文獻日爭光,聲價如今重上方。我老尚知師古學,為搜古集到渠陽。
詩屋中閒借隙光,老來猶苦未知方。羨君句法源頭活,此意曾參紫紫陽。
畫堂清傍水南橋,煙氣如炊掩紫霄。十二闌干成獨倚,櫓聲風隔大江遙。
江天饒霧未能開,閒拉孤筇睨九垓。紅日破陰晴色轉,廬山如洗入堂來。
絮花挼雪小橋寒,渾是蘇堤柳下看。愁去不知春袖濕,晚風吹雨入闌干。
玉堂三老。唯識王三操。復許辨三臺,更能潤、三田倚靠。自然三耀,攢聚氣精神運三車,依三教,永沒沈三道。
云水王三悟悟。甘河鎮、祖師遇遇。元本靈明,便惺惺也,真個詩詞做做。丹藥內中頻顧顧。逍遙處、三光覷覷。全得當時害風風,真個神仙
有此名三益,之人可晤言。游藏無俗物,典則似諸昆。剩著書充棟,仍添竹過垣。翻愁長者轍,稀得到柴門。
終南佳處暫棲遲,堪笑唐朝左拾遺。渠但借山為捷徑,山中滋味豈曾知。
真實愛山今有誰,此心猨鶴亦難欺。看來卻是朱居士,不愧昌黎五字詩。
筑堂誰不要看山,往往襟期了不關。欲識此翁高絕處,一心長在白云間。
衛尉筑此堂,棟宇真杰立。幾容五百坐,可飲三千客。府中省文書,堂上會親戚。金杯浪翻江,銅盤光吐日。
志一氣以動,氣一志以隨。持養使清明,和平毋暴之。
血氣有盛衰,理義無損益。理義要常勝,毋為血氣役。
始學何所主,以心為嚴師。動作必內懼,隱微毋自欺。
心藏隱奧中,乘間亦易動。須於動之微,堅持勿使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