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人的詩詞(372首)

    121 《淳佑己酉月正人日春雨堂宴三學同舍即事》 宋·鄭霖

    十年隨牒訪三高,不覺星星上鬢毛。
    尚憶齏鹽形夜夢,聊因椒柏薦春醪。
    文盟再會知何日,臭味相投屬我曹。
    總是虞庠舊培植,致君當不愧夔皋。

    122 《追送友人李季允歸蜀三首并寄所懷》 宋·周南

    獨往知心在,晨風憶纜開。
    江濤寬屢涉,山鬼訊重來。
    甲子悲麟去,林廬有雁囘。
    贈言吾豈敢,遺藥可無猜。

    123 《追送友人李季允歸蜀三首并寄所懷》 宋·周南

    保終無智力,麗澤慨重湖。
    白水當門戶,清秋送舳艣。
    他山藏實錄,稚子狎長途。
    自古多零落,空悲永夜徂。

    124 《追送友人李季允歸蜀三首并寄所懷》 宋·周南

    西州余一老,六月上窮山。
    仲子何時到,三吳說鬢斑。
    土風添藥費,圣代有生還。
    歸夢商於近,音書報是間。

    125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陳仲溱

    仲溱字惟秦,侯官人。
    性拙直,寡言笑,與人交接,言辭少拂即掩耳而去。
    詩苦求工,不愜意不止。
    每出其詩示人,以手按紙,手顫口吟,人或誦其詩,口喃

    126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程漢

    獨上臺城望遠空,當年遺跡動悲風。
    懷春羅綺旗亭外,向夕牛羊輦路中。
    幾寺殘碑深野草,故宮眢井落梧桐。
    只今多少興亡感,湖水蒼茫背郭東。

    127 《三峽寄伯姊張夫人》 明·方孔炤妻

    三峽孤帆憶楚蘭,丹崖翠壁墜云端。
    欲將鏡里琴中意,巧畫裙拖寄姊看。

    128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柳應芳

    臺城遺跡動凄其,總為前朝足亂離。
    舊路人非芳草在,故宮春盡落花知。
    江山白首猶余恨,鳥雀黃昏亦自悲。
    更是傷心張緒柳,年年空被野風吹。

    129 《酬謝逸人四溟三首(并序)》 明·盧柟

    曹思弄文翰,歌詠鄴中詩。
    招游七才子,俱好相如詞。
    君隨鳧雁圃,應教鳳凰池。
    聊拂清霞賞,尉茲瓊樹枝。
    胡為泛滄海,令我長相思。
    ¤

    130 《酬謝逸人四溟三首(并序)》 明·盧柟

    謝客恣霞想,揮手絕人群。
    朝思北燕里,暮宿大梁云。
    海月照舞席,澄江瀉清澒。
    遠游憩靈境,奇節冠秋雯。
    黃鵠思煙侶,長鳴向夕曛。
    ¤

    131 《酬謝逸人四溟三首(并序)》 明·盧柟

    李白謫仙才,禰衡賦鸚鵡。
    緘愁投夜郎,掩淚赴黃祖。
    殺身揚綺芬,高名播千古。
    天摧白龍鱗,云斷黃鶴羽。
    感此遠謝君,沉吟望梁父。

    132 《送王山人游三楚》 明·碩篽

    門前楊柳樹,風亂曲塵絲。
    日暮臨溪別,春帆適楚時。
    人煙楊子渡,山木偃王祠。
    處處生芳草,悠悠千里思。

    133 《泊皖城三日懷白下故人》 明·宋玨

    城依碎石岸依沙,行遍城南乏酒家。
    日暮客愁如白下,蘆花風起似楊花。

    134 《由上方峰根北轉遇三樵人》 明·王履

    尋常笑疑客,病自杯方始。
    敗葉卒一鳴,攝吾縣藤里。
    泠風分翏翏,送過回巒趾。
    三樵適相遇,問去青柯幾。
    含笑了無言,飄然自歌起。

    135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王嗣經

    嗣經字曰常,上饒人。
    故姓璩。
    身魁梧,多笑言,吟詩不輟。
    面圓而紫色,人戲呼為蟹臍,王笑而應之。

    136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吳文潛

    文潛字元翰,莆田人。
    孤癖苦吟,詩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
    棄家學道,寄食武夷山中,數載后剃發為僧。
    謾將遺跡問齊梁,寂寂臺城露草荒。

    137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姚旅

    苑城遺跡盡煙霞,草色登臺起暮笳。
    地卷豹湖埋帝輦,山橫雉堞抱人家。
    風來百舌聽經鳥,露泣胭脂墜井花。
    估販還尋芳樂路,酒簾不動夕陽斜。

    138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張正蒙

    正蒙字子明,江寧人。
    居通濟門外之罾灣,臨河結廬,柴門晝閉。
    帶索拾穗,未嘗俯仰于人。
    年逾九十,隱淪終老。

    139 《贈友人其三》 唐·李白

    慢世薄功業。
    非無胸中畫。
    謔浪萬古賢。
    以為兒童劇。

    友情

    140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野人廬》 宋·蘇軾

    少年辛苦事犁鋤,剛厭青山繞故居。
    老覺華堂無意味,卻須時到野人廬。

    * 關于三人的詩詞 描寫三人的詩詞 帶有三人的詩詞 包含三人的古詩詞(3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