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萬民的詩詞(1506首)

    921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922 《登聞鼓詩》 宋·毛滂

    九重赤涂高如天,四海黔首紛於蝝。
    眾屧望天若無路,區區有意常能宣。
    乃知聽卑四聰達,萬里呻笑如郵傳。
    朝陽門外登聞鼓,鼓下章飛如急雨。

    923 《廣鑒大師觀上人為靈芝數百眾故乞從檀施乞米》 宋·毛滂

    靈芝有良田,歲比萬戶侯。
    平生有力耕,以德作耡耰。
    不許倉箱豐,但知缽盂秋。
    木魚一呼飯,千屐如水流。

    924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燕山》 宋·蘇轍

    燕山如長蛇,千里限夷漢。
    首銜西山麓,尾掛東海岸。
    中開哆箕畢,末路牽一線。
    卻顧汝漠平,南來獨飛雁。

    925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學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蘇轍

    萬壽仍縈長命縷,虛心不著赤靈符。
    民間風俗疑當共,天上清高定爾無。

    926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學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蘇轍

    雨遲麥粒尤堅好,日麗蠶絲轉細長。
    入夏民間初解慍,宮中時舉萬年觴。

    927 《送魯有開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韻》 宋·蘇轍

    仲連雖不仕,而非綺與園。
    逡巡笑談間,屢解戰斗繁。
    子敬識二孫,長揖鼓鼙喧。
    意氣感周郎,振策起江村。

    928 《學士院端午貼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閣六首》 宋·蘇轍

    壽康朝謁蚤,長信燕閑多。
    不有圖書樂,其如晝漏何。
    玉宇宜朱夏,壺冰生晚涼。
    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929 《初聞得校書郎示同官三絕》 宋·蘇轍

    讀書猶記少年狂,萬卷縱橫曬腹囊。
    奔走半生頭欲白,今年始得校書郎。
    百家小邑萬重山,慚愧斯民愛長官。
    粳稻如云梨棗熟,暫留聊復為加餐。
    病后濁醪都少味,老來歡意苦無多。
    臨行寂寞空相對,不作新詩奈客何。

    930 《初聞得校書郎示同官三絕》 宋·蘇轍

    百家小邑萬重山,慚愧斯民愛長官。
    粳稻如云梨棗熟,暫留聊復為加餐。

    93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木葉山》 宋·蘇轍

    奚田可耕鑿,遼土直沙漠。
    蓬棘不復生,條干何由作。
    茲山亦沙阜,短短見叢薄。
    冰霜葉墮盡,鳥獸紛無托。

    932 《次韻筠守毛維瞻司封觀修城三首》 宋·蘇轍

    北垣荊棘舊成堆,留待公來次第開。
    車馬已通城下路,榛蕪盡付冶家灰。
    異時碧瓦千門合,應記紅旌百度來。
    自笑裨諶便曠野,肩輿飛蓋許追陪。

    933 《寄題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宋·蘇轍

    車騎崩騰送客來,奔河斷岸首頻回。
    鑿成戶牖功無幾,放出江湖眼一開。
    景物為公爭自致,登臨約我共追陪。
    自矜新作超然賦,更擬蘭臺誦快哉。

    934 《寄題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宋·蘇轍

    檻前濰水去沄沄,洲渚蒼茫煙柳勻。
    萬里忽驚非故國,一樽聊復對行人。
    謝安未厭頻攜妓,汲黯猶須臥理民。
    試問沙囊無處所,于今信怯定非真。

    935 《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并敘〉》 宋·蘇轍

    熙寧六年九月,天章閣待制李公,自登州來守此邦。
    愛其山川泉石之勝,怡然有久留之意。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
    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將復用,懼其不能久矣。

    936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四木葉山》 宋·蘇轍

    奚田可耕鑿,遼土直沙漠。
    蓬棘不復生,條干何由作。
    茲山亦沙阜,短短見叢薄。
    冰霜葉墮盡,鳥獸絕無托。

    937 《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 宋·蘇轍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干。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難。
    此行亦不遠,世故方如山。
    我持一寸刃,巉絕何由刊。

    938 《學士院端午貼子二十七首 皇帝閣六首》 宋·蘇轍

    溽暑避華構,清風迎早期。
    楓槐高自舞,冰雪晚初消。
    南訛初應歷,五日未生陰。
    靈藥收農錄,薰風拂舜琴。

    939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一石鼓》 宋·蘇轍

    岐山之陽石為鼓,叩之不鳴懸無虞。
    以為無用百無直,以為有用萬物祖。
    置身無用有用間,自托周宣誰敢侮。
    宣王沒後墳垅平,秦野蒼茫不知處。

    94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七燕山》 宋·蘇轍

    燕山如長蛇,千里限夷漢。
    首銜西山麓,尾掛東海岸。
    中開哆箕畢,末路牽一線。
    卻顧沙漠平,南來獨飛雁。

    * 關于萬民的詩詞 描寫萬民的詩詞 帶有萬民的詩詞 包含萬民的古詩詞(15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