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感興詩,本非得意作。近人輒效尤,以詩言理學。志南寫柳吹,曼卿詠禽樂。我翁盛稱之,豈不物象托。
無妻牧犢子,帶索榮啟期。予亦年七十,幸猶未至茲。頗亦似陶翁,粗有五男兒。乃父休官早,致汝恒苦饑。
昔聞老萊子,希年奉慈親。佯作小兒啼,斕斑采衣身。事有異天壤,予生何不辰。三歲喪吾父,萬里南海濱。
先祖八十四,卒予生之年。先父五十六,予甫三歲焉。厥今七十叟,萬死偶獲全。過父豈不愧,逮祖恐未然。
五男三女兒,僥幸肖吾祖。賢愚掛懷抱,笑陶敢效杜。長男近寄書,長女化為土。嗟予七十翁,哭此四十女。
詩人而壽者,近有數老仙。后有陸放翁,前有曾茶山。亦復有二趙,南塘與章泉。年皆八九十,至今詩集傳。
后山與簡齋,僅年四十九。詩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予幼初學詩,一日賦一首。頹齡忽七十,詩果傳后否。
幼嘗習古詩,生平不滿百。人生如蝸牛,欲升一丈壁。我幸七尺身,燥土余三尺。目此寸進難,涎盡喙不濕。
今所以知古,賴世有書史。后所以信今,豈不亦藉此。昔在韓魏公,治平四載耳,仁皇實錄就。
世短心徒長,日暮道更遠。偶榮匪運泰,驟落非命蹇。王侯死無葬,將相謫不返。賤窮齒禿缺,尚許噉糲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