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窮喜見一平川,不似林中不識天。只出此山災便散,何須更問小行年。
西山遺業付門人,歲晚推遷接后塵。彩筆夢中先索去,不知持底作詞臣。
制書揮就進明光,天筆批還墨尚香。芥本偶然無貼改,非關臣億怕商量。
轉枕依然夢不成,小窗頗覺曉寒生。昏花卻怕宮蓮照,垂下紗幮聽六更。
內廚進膳惟蔬素,御帕封香遍竹宮。明日金烏迎玉輅,始知圣主與天通。
形槁心灰一禿翁,偶來視草禁林中。幼吹蔥葉還堪聽,老畫葫蘆卻未工。
四壁蠹書常鎖閉,數行蘇墨半模糊。院中老吏無存者,誰記南塘與雁湖。
學士朋來似堵墻,共看老筆出提綱。繡韉張蓋傳呼寵,不比倡優蓄子長。
錫山落在暮云邊,幾載無書寄老仙。公藝九齡余望八,夢商史稿覺恓然。
加璧年高公誤矣,免冠發禿上憐之。懸知黃鵠飛難返,獨恨青牛去稍遲。
眼昏漸覺聚螢難,閑殺蘭臺舊史官。縱使青藜重下照,細書如蟻不能看。
金傍朱扉此帝居,舊游恍似夢清都。可憐白首充修撰,到了藏山一字無。
徑畈山棲謝宦情,竹溪巷處閉柴荊。然藜曾伴劉中壘,起蕝誰招魯兩生。
久軒雖貴尚儒癯,商略斯人似蔡謨。給紀曾來為學士,拂衣不愛作司徒。
黔首死于城者眾,杞梁身直一微塵。不知當日征入婦,親送寒衣有幾人。
匈奴驅向長城外,當日蒙恬計未非。欲被筑城夫冷笑,輼涼車載鮑魚歸。
秦賤儒冠貴鞅斯,士生此際命如絲。可憐聚議驪山下,駢首趨坑尚未知。
人所難言敢納忠,祖龍雖暴卻英雄。同時見者皆虀粉,肯活茅焦沸鼎中。
怒發君山俄見赤,威驅海石亦遭鞭。儒生曰山東無盜,方士云海中有仙。
通國無人敢挾書,嶧山碑自篆蟲魚。至今覽者賞奇古,先漢文章已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