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下翩然云錦衣,風流未忍此邦違。相逢敢覺吾文進,太息空持此道歸。
稚老丁寧勸復回,煙霾秋靜九關開。定知青瑣黃扉去,那得朱旛皂蓋來。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云。倉黃不負君王意,獨有虞姬與鄭君。
(太和中刺史劉嗣之立,李紳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過濠,為作記。記今存而亭廢者數年矣。)頹垣破礎沒柴荊,故老猶言短李亭。敢請使君重起廢,落霞孤鶩換新銘。
嗟予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綠浸裙,碧瀾堂上看銜艫。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夜來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繞郭寒。聞有弁山何處是,為君四面意求看。
夜橋燈火照溪明,欲放扁舟取次行。暫借官奴遣吹笛,明朝新月到三更。
三年京國厭藜蒿,長羨淮魚壓楚糟。今日駱駝橋下泊,恣看修網出銀刀。
烏程霜稻襲人香,釀作春風霅水光。時復中之徐邈圣,無多酌我次公狂。
去年臘日訪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閑。不為思歸對妻子,道人有約徑須還。
欲將同異較錙銖,肝膽猶能楚越如。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嗟余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天目山前淥浸裾,碧瀾堂下看銜艫。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春風寂寂夜寥寥,一望蒼苔雪影遙。何處幽香飛幾片,只宜月色帶花飄。
林中亭午始微明,楓倒杉傾滿路橫。黃葉青苔深一丈,先生卻愛此中行。
草光葉潤亦清佳,翠里生香不是花。一事說來人不信,蕨長如樹蚓如蛇。
蘆深石路旋芟開,藤絓肩輿卻倒回。蘭蕙連山為誰好,芭蕉滿谷不緣栽。
為憐上轎嚙人肩,下轎行來腳底穿。客子心心愁欲暮,碧云偏作半陰天。
晚風寂寂樹陰陰,松不悲鳴竹不吟。只有清泉逢白石,向人剌口說山林。
澗泉勸我出山遲,曲曲遮留步步隨。泉自多情儂自悶,今宵會有出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