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七人的詩詞(114首)

    101 《七月二日大風作一晝夜方止土人去此風潮信也》 宋·張嵲

    風潮初見土人云,始愧鯫生泥昔言。
    卻以所經疑柱史,著書應只為中原。

    102 《寄七山人》 宋·林景熙

    十年疏鬢為誰斑,天借儒冠日月間。
    欹枕寒生雙瀑澗,開門春滿七星山。
    鶴歸尚覺遼城是,鵑老空聞蜀道難。
    欲覓九還憑寄語,青牛何日度函關。

    103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神佑薛惟及物深,中間感應妙精勤。
    要知應處還為感,終始惟當秉一心。

    104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幾度看云眼欲穿,不應氣數總關天。
    去年兵又今年旱,守也於民自豪緣。

    105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五神萃止足精神,迅發風霆一欠伸。
    能事莫嫌相迫促,門前多少望霓人。

    106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休休早稻已焦卷,晚稻搖風更可憐。
    枯盡百源無一滴,老龍何處卷云眠。

    107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眼前物意頗昭蘇,未省郊原遍也無。
    更覓洗車三日雨,普教大地活焦枯。

    108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老火猶驕氣蘊隆,爐香爇罷日方中。
    片云忽卷天河落,頃刻難名造化功。

    109 《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 宋·牟巘五

    龍辀欲駕已多時,父老遮留一日遲。
    秋菊寒拉何心報,精勤更寫送神詩。

    110 《三月十七日食櫻桃蠶豆知麥熟日至矣示家人為》 宋·舒岳祥

    清明已自斷百果,櫻豆從頭次第嘗。
    青山四面欲春晚,白發千太照溪長。
    偶然坐石云離次,久不窺園竹亂行。
    甔石屢空惟食粥。
    平皋聞道麥須黃。

    111 《七月十五日競傳有鐵騎八百來屠寧海人懼罹仙》 宋·舒岳祥

    年來避世羨漁郎,全載妻兒云水張。
    隔葦鳴榔分細火,帶苔收網曬斜陽。
    一絲寒雨鱸腮紫,半箔歸潮蟹斗黃。
    欲逐鴟夷江海去,西風無奈稻花香。

    112 《三月十七日三舍人宴集西省劉叔貢作詩貽坐客》 宋·蘇頌

    簪纓曉入鳳池西,雨過重廊不踏泥。
    禁掖英僚初拜慶,儒林舊侶許攀攜。
    兩朝云露陪嘉宴,二紀塵埃愧舊題。
    四戶對開參國論,風流無復羨南齊。

    113 《潘南夫察院出臺鄉人榮其歸拉余迎訪因賦七言》 宋·薛嵎

    囊封朝上暮身擠,讒口何如萬目齊。
    昔謂椒蘭誠擇地,今知蕭艾適同畦。
    波濤不動中流砥,風雨難瘖晦且雞。
    自著漁蓑厭趨謁,晨鐘欣出郭門西。

    114 《贈袁七秘書志乘起居相國夫人》 明·王稚登

    手持封事上明光,暫捧潘輿侍北堂。
    黃閣夫人稱孟母,紫薇仙吏識田郎。
    葡萄好釀樽中綠,萱草能消鏡里霜。
    路隔云階難入拜,獨憐身賤愧張蒼。

    * 關于七人的詩詞 描寫七人的詩詞 帶有七人的詩詞 包含七人的古詩詞(1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