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桃蹊柳陌好經過,燈下妝成月下歌。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
庾令樓中初見時,武昌春柳似腰肢。相逢相笑盡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鄂渚濛濛煙雨微,女郎魂逐暮云歸。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只飛。
春游
黃綬在腰下,知君非旅行。將書報舊里,留褐與諸生。贈別盡沽酒,惜歡多出城。春風濟水上,候吏聽車聲。
樂府寫景地名春天
桃溪柳陌好經過,燈下妝成月下歌。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有細腰多。
裙裾旋旋手迢迢,不趁音聲自趁嬌。未必諸郎知曲誤,一時偷眼為回腰。
庾亮樓中初見時,武昌春柳似腰肢。相逢相失還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鄂渚濛濛煙雨微,女郎魂逐暮云歸。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只飛。
詠物寫鳥寓人諷刺
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可憐八九十,齒墮雙眸昏。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
昔君夢游春,夢游仙山曲。怳若有所遇,似愜平生欲。因尋菖蒲水,漸入桃花谷。到一紅樓家,愛之看不足。
管急弦繁拍漸稠,綠腰宛轉曲終頭。誠知樂世聲聲樂,老病人聽未免愁。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細腰爭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來。
詠史
東亭最高峙,春樹繞山腰。畫里青鸞客,云中碧玉簫。秋風若西望,為我一長謠。
應制詩贊美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宮暗坐迷歸。朝云暮雨長相接,猶自君王恨見稀。月姊曾逢下彩蟾,傾城消息隔重簾。已聞佩響知腰細,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還秦。南下大散關,北濟渭之濱。草木半舒坼,不類冰雪晨。又若夏苦熱,燋卷無芳津。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宜春苑外最長條,閑裊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闌橋。南內墻東御路旁,預知春色柳絲黃。杏花未肯無情思,何是情人最斷腸。
舊業傳家有寶刀,近聞馀力更揮毫。腰間印佩黃金重,卷里詩裁白雪高。宴罷嘉賓迎鳳藻,獵歸諸將問龍韜。分茅列土才三十,猶擬回頭賭錦袍。
鬢惹新霜耳舊聾,眼昏腰曲四肢風。交親若要知形候,嵐嶂煙中折臂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