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痕的詩詞(1192首)

    661 《游曉覺寺》 宋·陳睍

    肩輿行到竹邊村,竹里僧房盡閉門。
    小洞頗聞三里近,殘僧今有一人存。
    旋沽薄酒欺寒力,未怯春泥踏雨痕。
    笑覓梅花伴歸去,斷橋流水月黃昏。

    662 《浮覺院竹軒》 宋·陳延齡

    山僧種竹數千個,堂戶清陰日日濃。
    從便寄棲天外鳳,等閒夢化缽中龍。
    護余貝葉云無跡,刺破苔痕石有蹤。
    老去要盟蓮社約,一枝攜取策龍鍾。

    663 《次郡太守劉朔齋秋晚謁謝朓亭小飲三首》 宋·程炎子

    掀髯一笑倚危闌,面面青山不厭看。
    霜染丹楓秋色絢,日烘紫菊露痕乾。
    鵲爐火慢熏龍腦,蟹眼湯新瀹鳳團。
    回簇絳紗城郭晚,老梅吹角雁拖寒。

    664 《垂虹橋》 宋·傅夢得

    一舸西風到水鄉,半痕殘月浸滄浪。
    湖中有影渾如畫,天下無橋似此長。
    題品垂虹多古作,去來征雁帶秋霜。
    三高千古英靈在,經過祠前菊正黃。

    665 《洞庭晚望七首》 宋·高善濂

    西塞煙痕向晚橫,登臨聊復上重城。
    湖邊匯澤流千派,望里長巒翠一桁。
    歸楫江皋頻錯認,懷人天末最關情。
    散愁商隱還乘興,只恐風波愁轉生。

    666 《洞霄即事》 宋·鞏豐

    積蘚青逾一寸痕,山靈守護幾千春。
    長藤橫系巖邊木,何日重來掛葛巾。

    667 《海棠秋》 宋·顧禧

    春風蕩漾花如織,排擯深巖天地窄。
    桃李芳菲斗艷陽,嫣痕盡染胭脂色。
    含丹欲吐嬌不勝,獺髓遙分點瓊額。
    楊妃睡足口無語,嫁作游絲怨風雨。

    668 《游東屯》 宋·關耆孫

    呼船渡西嚷,策馬行東屯。
    猶有竹下屋,依然柴作門。
    林深多鳥雀,山對有猱猿。
    世隔券尤在,堂非基自存。

    669 《句》 宋·管師復

    滿塢白云耕不破,一潭明月釣無痕。

    670 《早作》 宋·黃大受

    星光欲沒曉光連,霞暈紅浮一角天。
    乾盡小園花上露,日痕恰恰到窗前。

    671 《靈羊窟》 宋·黃非熊

    靈羊別去幾何春,尚有懸巖舊窟存。
    左右莫知歸穴路,高低惟見去蹄痕。
    千尋飛瀑垂峰頂,一洞寒云鎖石門。
    好是月明群籟寂,幾聲閒答樹頭猿。

    672 《蜀墅頭》 宋·金涓

    溪頭自舒散,天淡夕陽微。
    拂石松邊墮,看云水上飛。
    舊磯雙鷺下,小棹一漁歸。
    不覺吟成久,苔痕欲上衣。

    673 《澹山巖》 宋·李建中

    常思羽衣人,宅此巖崖傍。
    □□通大道,玄關掩中黃。
    古樸宮殿□,偃亞松桂香。
    洞戶漏夕月,木罅生□陽。

    674 《北樓次韻》 宋·林宗放

    浮空紫翠撲層臺,謝守吟容一夜開。
    云影四重高卷□,□痕渾落淺膠杯。
    紅蓮綠水嘉簪盍,白鳥孤云八句來。
    緩□笙歌下樓去,涼州重聽徹崔嵬。

    675 《題浯溪》 宋·留筠

    天生一代老文詞,留得高名日月垂。
    山□猶余元氏族,溪痕幾□魯公碑。
    未論再造中興業,卻羨三吾高臥時。
    崖石雖磨千古在,渡香橋下木空悲。

    676 《點絳唇·悶托香腑》 宋·陸文圭

    悶托香腑,淚痕一線紅膏溜。
    將身錯就。
    枉把鴛鴦繡。
    柳帶青青,攀向行人手。
    天知否。
    白頭相守。
    破鏡重圓后。

    677 《題洞霄》 宋·羅相

    峰回路轉九重關,一柱擎天鎖翠煙。
    斧鑿無痕開六洞,佩環如響萃群仙。
    巖前翔涌云根石,林下縈飛玉色泉。
    為愛丹霞留物外,經綸事業付他年。

    678 《西園席上記事》 宋·駱適正

    花隨春盡覓無痕,尚續馀歡索侑尊。
    一曲未終人已去,西園燈火欲黃昏。

    679 《悼亡》 宋·孟淑卿

    斑斑羅袖濕啼痕,深恨無香使返魂。
    豆蔻花存人不見,一簾明月伴黃昏。

    680 《四安道中所見》 宋·牟巘五

    姑溪小隊帶薰風,笳鼓歡迎鶴發翁。
    三十九年成一夢,幾多陳跡淚痕中。

    * 關于一痕的詩詞 描寫一痕的詩詞 帶有一痕的詩詞 包含一痕的古詩詞(11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