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法通的詩詞(342首)

    281 《游仰山謁小釋迦塔,訪孚惠二王遺跡,贈長老》 宋·范成大

    堵田溪淵清洄洄,梅洲問路寒云堆。
    連空磴道虯尾滑,竹輿直上無梯階。
    蒼官來迎夾道立,相逢無言心眼開。
    翠微中斷雪澗吼,兩耳不辦供喧豗。

    282 《題湯泉二首》 宋·秦觀

    滿斛泠泠注不窮,幻塵乾慧洗皆空。
    法流水接諸天上,神瀵香聞一國中。
    金粟示為除病惱,跋陀仍已獲圓通。
    馬蹄又入風埃去,回首吳吟謝迮翁。

    283 《題傳神》 宋·陸游

    雪鬢蕭然兩頰紅,人間隨處見神通。
    半醒半醉常終日,非士非農一老翁。
    櫪驥雖存千里志,云鵬已息九天風。
    巉巉骨法吾能相,難著凌煙劍佩中。

    284 《過惠崇舊居》 宋·宋祁

    雖昧平生契,懷賢要可傷。
    生涯與薪盡,法意共燈長。
    遺畫空觀貌,殘詩孰補亡。
    神期通一語,無乃困津梁。

    285 《謝興宗惠草蟲扇》 宋·司馬光

    吳僧畫圍扇,點綴成微蟲。
    秋毫宛皆具,獨竊天地功。
    細者及蛛蝥,大者纏阜螽。
    枯枝擁寒蜩,黃蕊黏飛蜂。

    286 《送黎生下第還蜀》 宋·歐陽修

    黍離不復雅,孔子修春秋。
    扶王貶吳楚,大法加諸侯。
    妄儒泥於魯,甚者云黜周。
    大旨既已矣,安能討源流。

    287 《滿庭芳·這炷名香》 宋·無名氏

    這炷名香,天然清秀,生于象帝之先。
    金爐焚處,裊裊起祥煙。
    不是沉檀乳降,亦不是、四和龍涎。
    括來獻,先賢后化,五祖大羅天。

    288 《書懷示友十首》 宋·陳與義

    我策三十六,第一當歸田。
    柴門種雜樹,婆娑樂余年。
    是中三益友,不減二仲賢。
    柏樹解說法,桑葉能通禪。

    289 《讀樂天閒居篇》 宋·蔡襄

    予年四十四,發白成衰翁。
    非有高蓋車,曷與賢者同。
    嗟予出寒遠,家世嘗力農。
    十九登科第,圣彀參英雄。

    290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291 《御筆賜字詩》 宋·蔡襄

    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
    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鉤文。
    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云。
    混然氣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

    292 《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 宋·蘇轍

    杜門人笑我,不知宥天游。
    光明遍十方,咫尺陋九州。
    此觀一日成,袞袞通法流。
    竿木常自隨,何必返故丘。
    老聃白發年,青牛去西周。
    不遇關尹喜,履跡誰能求。

    293 《次韻李朝散游洞山二首》 宋·蘇轍

    古寺依山占幾峰,精廬仿佛類天宮。
    三年欲到官為礙,百里相望意自通。
    無事佛僧何處著,人群鳥獸不妨同。
    眼前簿領何時脫,一笑相看丈室中。

    294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 宋·蘇轍

    法達曾經見老盧,半生勤苦一朝虛。
    心通口誦方無礙,笑把吳鸞細字書。

    295 《新作南門》 宋·蘇轍

    于公決獄多陰功,自知有子當三公,高作里門車馬通。
    定國精明有父風,飲酒一石耳目聰。

    296 《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宋·黃公度

    龍紀膺圖代,龜書出洛年。
    人文初炳煥,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籬缺,諸儒門戶專。
    天將扶古道,岳始降名賢。

    297 《紅酒歌呈京西漕劉郎中立義》 宋·劉過

    桃花為曲杏為蘗,酒醞仙方得新法。
    大槽迸裂猩血流,小槽夜雨真珠滴。
    峴山之北古襄陽,春風爛漫草花香。
    乘軺誰為部使者,金閨通籍尚書郎。

    298 《招農篇》 元·楊維楨

    京城五都會,卓錐爭比閭。
    朱樓矗隘址,繡甍夾通衢。
    酒削饗列鼎,販脂來駟車。
    東家見妖麗,西舍聞笙竽。

    299 《題道錄陳景元中太乙宮種玉軒》 宋·王珪

    一住仙祠絕世塵,庭前種玉已嶙峋。
    朝昏龍虎常聽法,左右瓊瑤自逼人。
    翠鳳有時翻瑞形,銀蟾通夕墮清津。
    黃金絡馬何年醉,得去同游幾洞春。

    300 《李仁父寄茯苓酥賦長句謝之》 宋·張栻

    岷峨山中千歲松,枝虬干直摩青空。
    雪霜剝落中不槁,膏液下與靈泉通。
    龜跧鳧伏自磊碕,金堅玉潔仍豐融。
    篝明夜取喜得雋,煮鼎朝聽如吟風。

    * 關于一法通的詩詞 描寫一法通的詩詞 帶有一法通的詩詞 包含一法通的古詩詞(3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