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法通的詩詞(342首)

    261 《水調歌頭(圓史宰受薦)》 宋·徐鹿卿

    五剡乃脫選,通籍入金閨。
    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獵英奇。
    近世流風薄矣,強者立躋霄漢,弱者困塵泥。
    流水伯牙操,底處有鐘期。

    春天寫景兒童生活

    262 《和吳沖卿元會》 宋·梅堯臣

    千官車馬閶闔來,晝漏始上閶闔開。
    峨峨左右升龍進,昨夜雪飛云作堆。
    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腳回。
    黃鍾一奏寶扇掩,玳簾卷起香霧排。

    263 《減字木蘭花·逍遙自在》 元·譚處端

    逍遙自在。
    去去來來無掛礙。
    一片靈空。
    處處圓明無不通。
    無分內外。
    瑩徹周沙含法界。
    遍照無私。
    明月高穹秋夜時。

    264 《僧舍小山三首》 宋·晁沖之

    愛此聚沙戲,知自法王孫。
    一運郢斤手,都無禹鑿痕。
    藤梢未掛壁,荷葉欲生盆。
    笑問山陰道,潛通何處付。

    265 《送洪旸巖赴班》 宋·崔與之

    法吏了繁劇,儒生擅文墨。
    世多兼兩長,遠到須器識。
    昔在晉魂公,曾此趨幕職。
    一逢龔莊敏,期以柱天極。

    266 《寄潘子善》 宋·徐寶之

    少陽一疏折群奸,拂袖歸來日月閑。
    誤國小人猶法從,扣閽諸子自賢關。
    是非頗亦通千古,義利那能立兩間。
    若向西湖浮畫舫,好傾卮酒酹孤山。

    267 《偈頌六十五首》 宋·釋普濟

    圓通門戶開,湛然應一切。
    星羅云漢低,山岳起空翠。
    風雨雪霜寒,人驚雞犬吠。
    正法明如來,依然在門外。

    268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269 《泗鼎行贈戴水部》 明·陳束

    君不見周德中衰天命變,彝器飄零散區縣。
    郟瀼之鼎淮泗流,一沒千祀無人收。
    秦皇得國心泰侈,虎視雄圖志未已。
    已訪仙源并海沂,還望瑤光浮泗水。

    270 《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 明·馬汝驥

    白日登遙陌,玄明問故宮。
    變桑徒靄靄,秀麥只芃芃。
    伊昔虞廷上,茲閹漢幄中。
    腹心推帝主,權位竊奸雄。

    271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歸蜀》 明·香嚴和尚

    蜀路連云知幾許,策勤斯道耐寒暑。
    撥開云霧睹青天,仍與孤云為伴侶。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隨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錯舉。

    272 《次韻王止仲見寄并柬郡諸友》 明·徐賁

    少年不用悲秋蓬,致身豈但儒冠中。
    壯心非干要夸世,平生直欲圖成功。
    枉將空言恣幽討,徒采眾說相芟礱。
    全功獨取遼城箭,大言誰信扶桑弓。

    273 《和子由論書》 宋·蘇軾

    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
    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
    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

    274 《和陶擬古九首》 宋·蘇軾

    杜門人笑我,不知有天游。
    光明遍十萬,咫尺陋九州。
    此觀一日成,袞袞通法流。
    竿木常自隨,何必返故丘。
    老聃白發年,青牛去西周。
    不遇關尹喜,履跡誰能求。

    275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 宋·蘇軾

    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一紙行書兩絕詩,遂良須鬢已如絲。
    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276 《南都妙峰亭》 宋·蘇軾

    千尋掛云闕,十頃含風灣。
    開門弄清泚,照見雙銅钚。
    池臺半禾黍,桃李余榛菅。
    無人肯回首,日暮車班班。

    277 《用過韻冬至與諸生飲酒》 宋·蘇軾

    小酒生黎法,干糟瓦盎中。
    芳辛知有毒,滴瀝取無窮。
    凍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
    華夷兩樽合,醉笑一歡同。

    278 《用前韻再和許朝奉》 宋·蘇軾

    高門元世舊,客路晚追游。
    清絕聞詩語,疏通豈法流。
    傳家有衣缽,斷獄盡春秋。
    邂逅陪車馬,尋芳謝朓洲。

    279 《贈虔州慈云寺鑒老》 宋·蘇軾

    居士無塵堪洗沐,道人有句借宣揚。
    窗間但見蠅鉆紙,門外唯聞佛放光。
    遍界難藏真薄相,一絲不掛且逢場。
    卻須重說圓通偈,千眼熏籠是法王。

    280 《和唐公舍人訪凈因》 宋·王安石

    西城方外士,傳法自南華。
    高蹈玩一世,旁通兼數家。
    來游仁者靜,傳詠正而葩。
    乘興何時再,還能托後車。

    * 關于一法通的詩詞 描寫一法通的詩詞 帶有一法通的詩詞 包含一法通的古詩詞(3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