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海內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貫道。孤峰疊巘真自奇,老樹滄波亦復好。扶杖時來問麴生,戲捉毛錐吾絕全。龍眠居士喚不應,世上從交韋偃少。
我本山陽田舍叟,家有淮南數千畝。江南倦客老不歸。此田多為勢家有,猶記少年學牧時,去時日出歸日西。
緩有用有體,事須明眼看。用欲行而宜,體則偏於緩。射審固而發,斯理一以貫。仁靜壽可占,巧歷那得算。
吳越茲上游,一江貫千山。山峻江更急,力耕云霧間。民窮實可憫,俗儉無與班。甕灌既已拙,斗糴彌足嘆。
鳶肩公子二十馀,齒編貝,唇激朱。氣如虹霓,飲如建瓴,走馬夜歸叫嚴更。徑穿復道游椒房,龍裘金玦雜花光。
燕去鶯來昏又曉,勞生莫負心期。菊花何必待開時。十分浮玉蟻,一拍貫珠詞。少借筆端煙雨力,不須露染風披。芳心微露定因誰。風流今太傅,蕭灑古東籬。
萬象分明時景現,寒光不用磨揩。大千沙界盡融該。清虛雖昧,一氣貫三才。高下岳瀆平等相,毛鱗大小同階。凡心元是對賢胎。菩提煩惱,
一棹微茫里,孤亭紫翠間。恍疑涉彭蠡,又似訪廬山。
一匹好東絹,天寒家未溫。盡教兒拆繡,閑管婦無禈。
於王氣,涂之岡。五百祀,皇陵藏。火流烏,星流紅,駕生圣人應天祥。圣人生,六合一統天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