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塵微的詩詞(856首)
641
《古上方》 宋·邵彪
凌云細路險可遵,稍從飛錫攀嶙峋。
烏巢崔嵬寄林莽,蟻穴細碎嚴君臣。
震開樓閣一彈指,俯覽世界千微塵。
人間劫火變滅盡,此地獨與湖山新。
642
《山居詩》 宋·釋延壽
塵網休重織是非,冥心何不合玄微。
莊周夢里多迷旨,惠子漁中少見機。
拶路古松和凍折,盤空枯葉帶霜飛。
一言可達知音者,還得從吾此路歸。
644
《謁張文獻公祠》 宋·王備
停舟曲江滸,吊古謁遺祠。
巖巖始興公,遺澤芬在斯。
堂傾風雨萃,碑斷苔蘚滋。
芳春□行旅,落日歸文貍。
646
《天童寺》 宋·王應麟
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宮殿白云飛。
鐘聲出岫客初到,月色滿庭僧未歸。
偶有閒情依凈土,竟無塵慮瀆天機。
明朝尚有登高興,千仞岡頭一振衣。
647
《湖山紀游》 宋·王執禮
吳山東南秀,蔥郁盤帝城。
西湖據其趾,御氣通波心。
余膏被草木,蔚眼皆欣榮。
□晨天宇穆,惠風汎初晴。
648
《題招提院靜照堂》 宋·吳振
古剎深沉一水邊,清虛疑是翠微間。
門前滾滾紅塵鬧,堂上翛翛白日閒。
燕坐不知增夏臘,冥心安在更云山。
靜中別有真消息,於此誰何合往還。
650
《游洞巖》 宋·徐文卿
跨馬絕風煙,夜與云俱宿。
彈琴向窗間,微月掛森木。
曉行巖上路,一溪緣凈綠。
路窮入其中,溪流貫山腹。
652
《深靜堂》 宋·葉抑
亂山蒼蒼溪曲盤,煙林漠漠風生寒。
地幽景絕豈易到,中隱蕭寺環峰巒。
山僧淳樸寺亦古,筑室為堂蔽風雨。
深靜豈與眾緣同,萬法不傳歸妙處。
653
《游寶應寺》 宋·游酢
崒嵂三帶帶白灣,誰開蘭若翠微間。
竹林云懶禪心定,草徑苔荒屐齒斑。
天入碧嵐成玉宇,鳥飛青嶂出塵寰。
此中即是蕊珠境,遮莫閒吟一解顏。
654
《游妙行寺》 宋·俞本
中峰蒼翠里,微徑入禪關。
石座香塵積,蓮池苔蘚班。
鶴盤云在樹,龍過雨侵山。
會得規中意,怡然一解顏。
656
《海棠》 宋·張冕
海棠栽植遍塵寰,未必成都欲詠難。
山木瓜開千顆顆,水林檎發一攢攢。
初疑紅豆爭頭綴,忽覺燕脂眾手丸。
西蜀僧家根撥小,南荊宮舍樹支寬。
657
《題資州東巖》 宋·鄭鋼
逕轉得幽谷,云巖屹相向。
谽谺偃重檐,彎環依疊嶂。
緬想融結初,鐫鑱自天匠。
了無斧鑿跡,但覺盤根壯。
658
《題疏山》 明·周之翰
危亭敞層巔,上與霄漢逼。
化工無藏技,遙露一雨碧。
天風掃微云,宛轉樹頭直。
不須煎狂柯,自與眼界極。
659
《游樂安穆山寺》 元·何中
秋陰出南郭,佳色來遠山。
悠然渡野水,卻宿前林間。
朝氣銳幽步,相攜上孱顏。
行穿綠蘿遠,共愛青杉閑。
660
《木蘭花慢 四用韻》 元·吳澄
看風花煙柳,濃又淡,少還稠。
有小巧微蟲,垂天布網,轉地摶球。
沖融一般春意,只啼鶯語燕向人羞。
收取塵間樂事,都歸杓里舒州。
* 關于一塵微的詩詞 描寫一塵微的詩詞 帶有一塵微的詩詞 包含一塵微的古詩詞(8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