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一和和的詩詞(617首)

    521 《總管徐侯和余梅百詠輒課七言一章以答來貺》 宋·劉克莊

    作者肩摩似堵墻,君侯殿后獨軒昂。
    攙先太皞露消息,笑殺書生泥色香。
    能令曹瞞兵渴止,誰云開府□腸剛。
    騷壇甚矣荒蕪久,評小徐陵合擅場。

    522 《西美司書賦生瑇瑁佳篇仍索鄙句奉和一首》 宋·周必大

    衷甲藩身卻誤身,誰教全體黠斑鱗。
    幸容生致池中物,忍使刳為席上珍。
    剩買魚鹽便爾性,閒隨龜鶴稱吾真。
    卻思御合紋如豆,侍食鈞天二十春。

    523 《和炅法師游昆明池詩 一》 南北朝·庾信

    游客重相歡。
    連鑣出上蘭。
    值泉傾蓋飲。
    逢花駐馬看。
    平湖泛玉舳。
    高堰歇金鞍。
    半道聞荷氣。
    中流覺水寒。

    524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一》 宋·晁補之

    蘇公士冠冕,復似郭有道。
    知士未達間,趣操保耆老。
    精鋼試九火,勞倦容不槁。
    為州弟飲酒,況此年歲好。
    藏鋒避世故,輕敵喪吾寶。
    時來用毫末,勛業自世表。

    525 《西歸七首次韻和泗州十五叔父一》 宋·晁補之

    潔腹不受污,昔人因食薇
    薇亦周土生,悲哉懷永饑
    武王與周公,圣德天動威
    奈此二子何,猶嘆安適歸

    526 《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一》 宋·晁補之

    海鳥御羊角,飄然凌紫清。
    有背如泰山,未覺毛羽輕。
    鹽陽亦群飛,日景為不明。
    空倉自苦饑,安得有此名。

    527 《和答魯復一高士》 宋·晁補之

    四觀以為鄰,朝霞以為灶。
    贈我不知名,千古巖下草。

    528 《和王拱辰觀梨花二首一》 宋·晁補之

    海棠十韻詫芬芳,慚愧梨花冷似霜。
    賴有樂天春雨句,寂寥從此亦馨香。

    529 《和答曾敬之秘書見招能賦堂烹茶二首一》 宋·晁補之

    玉泉吟鼎月隳輪,姑射風標兩絕塵。
    只欠何郎窗畔雪,戎葵為我作余春。

    530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一樂榭》 宋·蘇轍

    動靜惟所遇,仁智亦偶然。
    誰見二物外,猶有天地全。

    531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其一掬泉軒》 宋·蘇轍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潤可無泉。
    穿墻白練秋聲細,照屋清銅曉色鮮。
    已放魚蝦嫌跳擲,更除蘋藻任漪漣。
    只應明月中霄下,長共禪心相向圓。

    532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一楔亭》 宋·蘇轍

    觴流無定處,客醉醒還酌。
    毋令仲御歌,空使人驚愕。

    533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一泛清河》 宋·蘇轍

    南北無多水,崎嶇未舍船。
    何時好霖雨,是處有通川。
    墳垅看書卷,興亡指道邊。
    蒼茫半秋草,猶復較愚賢。

    534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一湖橋》 宋·蘇轍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遠。
    不作過湖橋,兩處那相見。

    535 《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一涂山》 宋·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536 《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一白鷺亭》 宋·蘇轍

    白鷺洲前水,奔騰亂馬牛。
    亭高疑欲動,船去似無憂。
    洶涌山方壞,澄清練不收。
    中秋誰在此,明月滿城頭。

    537 《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一石鼓》 宋·蘇轍

    岐山之陽石為鼓,叩之不鳴懸無虞。
    以為無用百無直,以為有用萬物祖。
    置身無用有用間,自托周宣誰敢侮。
    宣王沒後墳垅平,秦野蒼茫不知處。

    538 《和毛君州宅八詠其一鳳凰山》 宋·蘇轍

    山川蟠踞偶成形,威鳳低回久未行。
    更種梧桐真可致,高飛性似伯夷清。

    539 《奉和御製看毛詩詩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宋·夏竦

    周道洽平,聲動文成。
    周王棄善,俗移風變。
    哀樂異心,治亂殊音。
    心發言從,影響攸同。
    政行音類,塤篪靡異。
    實教化之所由,故能經乎天而緯乎地。

    540 《奉和御製看毛詩詩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宋·夏竦

    溫柔之教,政治之源。
    瞽能誦兮可以諫,士不學兮無以言。
    蓋成衰之所系,故諷諭之攸存。
    惟圣心兮垂思,永大庇兮元元。

    * 關于一和和的詩詞 描寫一和和的詩詞 帶有一和和的詩詞 包含一和和的古詩詞(6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