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朝中措(樊良道中)》 李之儀

    敗荷枯葦夕陽天。
    時節漸闌珊。
    獨泛扁舟歸去,老來不耐霜寒。
    平生志氣,消磨盡也,留得蒼顏。
    寄語山中麋鹿,斷云相次東還。

    作者簡介(李之儀)

    李之儀頭像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朝中措(樊良道中)》李之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朝中措(樊良道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之儀。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敗荷枯葦夕陽天。
    時節漸闌珊。
    獨泛扁舟歸去,
    老來不耐霜寒。
    平生志氣,
    消磨盡也,
    留得蒼顏。
    寄語山中麋鹿,
    斷云相次東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者在傍晚時分返回家中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敗落的荷花和枯黃的蘆葦,以及夕陽的天空,表達了時節漸漸逝去的感覺。他獨自一人駕著小船回家,但老年之際已不再耐受寒冷的霜寒。詩人認為自己的志向和抱負已經消磨殆盡,只剩下蒼老的容顏。最后,他將思念之情寄托給山中的麋鹿,并期待云彩能夠斷斷續續地東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感慨。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詩人展現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敗荷和枯葦象征著漸漸衰敗的自然景色,夕陽天空則暗示了一天的結束和生命的暮年。詩人獨自駕船回家,表現了他在人生旅途上的孤獨和無奈。老來不耐霜寒表達了詩人對年老體弱的感受,以及對自己曾經追求的理想和抱負的消磨和遺憾。最后,詩人將自己的寄語和思念寄托給山中的麋鹿和東去的云彩,暗示了他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生活的希冀。

    這首詩詞以簡練、含蓄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經歷的感慨。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內化為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優美,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同時,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種情懷和境界,表達了他們對世事變遷和人生百態的感知和反思。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朝中措(樊良道中)》李之儀 拼音讀音參考

    cháo zhōng cuò fán liáng dào zhōng
    朝中措(樊良道中)

    bài hé kū wěi xī yáng tiān.
    敗荷枯葦夕陽天。
    shí jié jiàn lán shān.
    時節漸闌珊。
    dú fàn piān zhōu guī qù, lǎo lái bù nài shuāng hán.
    獨泛扁舟歸去,老來不耐霜寒。
    píng shēng zhì qì, xiāo mó jǐn yě, liú dé cāng yán.
    平生志氣,消磨盡也,留得蒼顏。
    jì yǔ shān zhōng mí lù, duàn yún xiāng cì dōng hái.
    寄語山中麋鹿,斷云相次東還。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朝中措(樊良道中)》李之儀專題為您介紹《朝中措(樊良道中)》李之儀的詩詞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詩意詞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