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吳人觀者》 楊收
爾幸無羸角,何用觸吾藩。
若是升堂者,還應自得門。
若是升堂者,還應自得門。
分類:
《嘲吳人觀者》楊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嘲吳人觀者》
朝代:唐代
作者:楊收
爾幸無羸角,何用觸吾藩。
若是升堂者,還應自得門。
中文譯文:
你幸運地沒有長出羸弱的角,何必觸碰我的屏障。
如果你是要升堂的人,應該自己找到入門的方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楊收的作品,以諷刺和譏笑吳地的人們為主題。詩人通過對吳人的嘲諷,表達了自己的自豪和自尊。
首先,詩中提到了“爾幸無羸角”,暗指吳地的人們身上沒有長出羸弱的角。這里的“羸角”可以理解為詩人自身的特質或榮譽,而吳人沒有這樣的特質。詩人由此展示了自己的傲慢和自負,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與吳人格格不入。
接著,詩人反問“何用觸吾藩”,意思是問吳人為何要觸碰他的屏障。這里的“吾藩”可以理解為詩人心中的底線或界限。詩人以自己為中心,暗示吳人無法跨越他設立的界限,不能與他平起平坐。
最后,詩人提到“若是升堂者,還應自得門”。這里的“升堂者”指的是有進取心和才能的人,而“自得門”則是指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能進入詩人所在的領域。詩人暗示吳人如果有志于超越他,應該自己找到進入這個領域的方法,而不是依靠觸碰他的屏障來達到目的。
整首詩以挖苦和諷刺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吳人的不屑和自我認同的態度。詩中的傲慢和自負,體現了唐代文人的自尊和自重,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士人之間的競爭和地域間的嫉妒。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練明快,語言犀利,通過對比和反問的手法,刻畫了詩人與吳人之間的隔閡和差異。
《嘲吳人觀者》楊收 拼音讀音參考
cháo wú rén guān zhě
嘲吳人觀者
ěr xìng wú léi jiǎo, hé yòng chù wú fān.
爾幸無羸角,何用觸吾藩。
ruò shì shēng táng zhě, hái yīng zì dé mén.
若是升堂者,還應自得門。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嘲吳人觀者》專題為您介紹嘲吳人觀者古詩,嘲吳人觀者楊收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