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慈恩寺》 姚合
賞春無酒飲,多看寺中花。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春日游慈恩寺》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游慈恩寺》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年長歸何處,青山未有家。
賞春無酒飲,多看寺中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春天到慈恩寺游玩的情景。詩人年紀已經不輕,歸屬何方,尋找自己的家園。然而,他還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青山和安身之所。盡管如此,他并不沮喪,而是在慈恩寺中欣賞春天的美景。詩人并沒有選擇飲酒,而是選擇用心欣賞寺中的花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春天和慈恩寺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和人文景觀的欣賞之情。詩人的年紀已經較大,他對歸屬的追尋和尋找家園的渴望在詩中體現出來。然而,盡管他尚未找到自己的歸宿,他并沒有因此而沮喪,而是選擇在慈恩寺中賞心悅目的花朵,享受春天的美好。這種積極的心態以及對大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敏感,展示了詩人的豁達和對美的熱愛。
詩中的"賞春無酒飲,多看寺中花"表達了詩人在欣賞春天時不需要飲酒,而是傾心于寺中的花朵。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世俗欲望的超越,他選擇用心去觀察和欣賞寺廟中的花朵,以此達到心靈的寧靜和滿足。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心境和對美的追求,表達了一種豁達、積極向上的態度。通過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細膩描繪,詩人傳遞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情感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舒適和愉悅的感受,使人在閱讀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詩人的心靈境界。
《春日游慈恩寺》姚合 拼音讀音參考
chūn rì yóu cí ēn sì
春日游慈恩寺
nián zhǎng guī hé chǔ, qīng shān wèi yǒu jiā.
年長歸何處,青山未有家。
shǎng chūn wú jiǔ yǐn, duō kàn sì zhōng huā.
賞春無酒飲,多看寺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