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扇》 白居易
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羽扇》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羽扇》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羽扇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
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中文譯文:
潔白的羽毛扇
潔白如自然本色,因巧妙的裁制而顯得圓潤。
輕飄如松樹的輕音,飄逸如鶴在空中翻飛。
盛夏也不能融化它的雪白,終年吹拂著無盡的風。
在秋天的引領下,生長在手中,月亮隱藏在懷中。
羚羊的尾巴不如它斑點,蒲葵也無法與之相比。
有誰能與它相提并論?它是一位清瘦、白須的老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把白色羽毛扇子,通過對扇子的形象描寫,展現了它的美麗和獨特之處。詩人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對扇子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首先,詩人用“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來形容扇子的潔白和形狀,將它與自然的本色和完美的制作相對應。接著,通過“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這樣的形容詞和比喻,描繪了扇子輕盈飄逸的特點,使讀者感受到了扇子帶來的清涼和舒適。
詩中提到“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強調了扇子的耐久性和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它也能保持雪白如新的狀態,同時扇動時帶來的風也如同終年不斷的清風。
隨后,詩人將扇子與秋天和月亮聯系在一起,“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這種描寫給人以一種神秘而詩意的感覺,仿佛扇子可以引領秋天的到來,同時也能隱藏月亮的光輝。
最后兩句“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則將扇子與其他物品進行對比。詩人通過對比,強調了扇子的獨特之處和與眾不同的美麗。詩人以“清瘦白須翁”一句,將扇子比喻為一位清瘦、白發的老人,更加突出了扇子的尊貴和令人尊敬的品質。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把潔白的羽毛扇子,表達了詩人對扇子的贊美和敬仰之情,同時通過對扇子的形象描寫,傳達了扇子輕盈飄逸、耐久美麗的特點。詩中運用比喻和對比手法,使扇子與自然、秋天和月亮等元素相聯系,增添了神秘和詩意的意象。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扇子的獨特之處,同時也折射出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精致工藝的贊賞。
《白羽扇》白居易 拼音讀音參考
bái yǔ shàn
白羽扇
sù shì zì rán sè, yuán yīn cái zhì gōng.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
sà rú sōng qǐ lài, piāo shì hè fān kōng.
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shèng xià bù xiāo xuě, zhōng nián wú jìn fēng.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
yǐn qiū shēng shǒu lǐ, cáng yuè rù huái zhōng.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zhǔ wěi bān fēi pǐ, pú kuí lòu bù tóng.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hé rén chēng xiāng duì, qīng shòu bái xū wēng.
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