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白居易
絕弦與斷絲,猶有卻續時。
唯有衷腸斷,應無續得期。
唯有衷腸斷,應無續得期。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有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感》
絕弦與斷絲,
猶有卻續時。
唯有衷腸斷,
應無續得期。
中文譯文:
琴弦斷了,絲線斷了,
卻還能重新接上。
只有內心之痛斷,
再也找不到延續的機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失去某種關系或某種感情后的感受。作者通過比喻琴弦與絲線的斷裂,表達了失去之后即使尋找重建的可能,卻無法恢復和延續內心的痛苦。作者認識到在衷腸斷裂之后,再也無法期待和繼續之前的關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失去感情的痛苦和接受現實的無奈。通過琴弦和絲線的形象描寫,作者將自己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法恢復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沒有過多修飾和華麗的辭藻,簡潔的語言卻直接觸及人心。整首詩以短小的篇幅傳遞了作者對失去和無法重建的深刻感受,給讀者留下深思和共鳴的余地。
《有感》白居易 拼音讀音參考
yǒu gǎn
有感
jué xián yǔ duàn sī, yóu yǒu què xù shí.
絕弦與斷絲,猶有卻續時。
wéi yǒu zhōng cháng duàn, yīng wú xù dé qī.
唯有衷腸斷,應無續得期。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有感》專題為您介紹有感古詩,有感白居易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