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山下宿》 白居易

    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
    何處水邊碓,夜舂云母聲。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頭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山下宿》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下宿》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
    何處水邊碓,夜舂云母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下宿營時的情景。詩人獨自來到山下,靜靜地往月亮那邊走去。他聽到了遠處水邊的碾磨聲,像是夜晚里敲擊云母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準確的描寫,展示了夜晚的寧靜和祥和的氛圍。詩人選擇在山下宿營,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感受著山間的寧靜和幽靜。他靜靜地走向月亮,似乎與月亮進行了一種默契的交流。

    詩中的"水邊碓"是指靠近水邊的石磨,而"夜舂云母聲"則形象地描繪了在夜晚碾磨云母的聲音。這些細節增添了詩歌的真實感和生動感。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寧靜的向往。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山下宿營時的寧靜和與自然的親密聯系。這首詩喚起了讀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詩人內心世界的一種寄托和舒展。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山下宿》白居易 拼音讀音參考

    shān xià sù
    山下宿

    dú dào shān xià sù, jìng xiàng yuè zhōng xíng.
    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
    hé chǔ shuǐ biān duì, yè chōng yún mǔ shēng.
    何處水邊碓,夜舂云母聲。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山下宿》專題為您介紹山下宿古詩,山下宿白居易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