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九首》 李廌
莫嘆林花盡,懸知隴麥青。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春日即事九首》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即事九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廌。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的景象,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怒風吹老屋,
急雨鬧空庭。
莫嘆林花盡,
懸知隴麥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日風雨交加的景象,傳達了作者對自然變化的觀察和感慨。詩中的“怒風吹老屋”和“急雨鬧空庭”描繪了猛烈的風雨,形容了自然力量的威力。這種自然的狂暴與人類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自然界的不可控性,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脆弱。
然而,詩人在詩的后兩句表達了一種樂觀和深沉的態度。他說:“莫嘆林花盡,懸知隴麥青。”這里的“林花”和“隴麥”被用來象征春天的生機和希望。詩人告誡讀者不要因為春天花開的短暫而感到悲傷,因為在花謝之后,隴上的麥田已經變得青翠欲滴,生機勃勃。這種對季節變遷的深刻理解和積極態度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循環的思考。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日的風雨景象,并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傳達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變化的深刻感悟。它表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并通過對春天的描述,反映了人生的喜怒哀樂,以及對變化和生命的思考。
《春日即事九首》李廌 拼音讀音參考
chūn rì jí shì jiǔ shǒu
春日即事九首
nù fēng chuī lǎo wū, jí yǔ nào kōng tíng.
怒風吹老屋,急雨鬧空庭。
mò tàn lín huā jǐn, xuán zhī lǒng mài qīng.
莫嘆林花盡,懸知隴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