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唐寅
雪中一陣烏鴉起,知是胡雛打獵來。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馬》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馬》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詩詞,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色和自然現象,展現了馬奔騰的壯麗景象,同時也蘊含了對自由和豪情的謳歌。
詩詞的中文譯文:
草軟沙平桃李開,
春風先到李陵臺。
雪中一陣烏鴉起,
知是胡雛打獵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色為背景,唐寅通過描繪大自然中的景象,以表達他對馬奔騰的贊美之情。
首句“草軟沙平桃李開”,描繪了春天大地的柔軟和富饒。草地柔軟,沙地平坦,桃李花開,生機勃勃,這種景象給人一種溫暖和舒適的感覺,也預示著春天的到來。
接著,詩中提到“春風先到李陵臺”,暗示著春風的先行者是從李陵臺那個方向吹來的。這里的李陵臺指的是一個高地或山丘,它象征著遠方,也代表著自由和豪情。春風吹來,給李陵臺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讓人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希望。
在最后兩句中,唐寅描繪了一幅雪中烏鴉起舞的畫面,表達了雪天中烏鴉起飛的景象。這里的烏鴉代表著胡雛,暗示著北方游牧民族的豪勇氣概。它們在雪地中翱翔,打獵捕食,展示了一種野性與自由的精神。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景色和奔馬的贊美之情,同時也通過對胡雛烏鴉的描繪,傳達了對豪情和自由的向往。這首詩詞以其形象生動的描寫和鮮明的意境,給人一種豪放和奔放的感覺,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
《馬》唐寅 拼音讀音參考
mǎ
馬
cǎo ruǎn shā píng táo lǐ kāi, chūn fēng xiān dào lǐ líng tái.
草軟沙平桃李開,春風先到李陵臺。
xuě zhōng yī zhèn wū yā qǐ, zhī shì hú chú dǎ liè lái.
雪中一陣烏鴉起,知是胡雛打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