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洪咨夔
深院日長來燕后,平池水暖浴鵝天。
弦歌禮樂詩書地,榜帖功名富貴天。
兒輩對花須自勉,莫教空惱少陵顛。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杏》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杏》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杏》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全詩以杏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杏花的繁盛和美麗,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富貴的向往。
詩中的第一句“萬山筑底作春妍”描述了萬山之間杏花的盛開,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美麗和愉悅。杏花如此之盛,宛如萬山都為之鋪就了春天的美景。
接下來的一句“一樹繁紅直幾錢”著重描繪了其中一棵杏樹的繁花似錦,花朵密集如紅云,美麗無比。這句表達了杏花的濃烈,以一樹的繁華來形容,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
第三句“深院日長來燕后”描繪了深院之中的日子一天天過去,而燕子卻在后院嬉戲,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生活的常態。這里也有可能隱含著作者對于歲月的感慨和對于時光流逝的無奈。
第四句“平池水暖浴鵝天”描繪了平靜的池塘水面溫暖如春,鵝在水中暢游。這里用水面的溫暖和鵝的暢快來形容春天的美好,展現了寧靜和和諧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弦歌禮樂詩書地,榜帖功名富貴天”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化和學問的追求,以及對功名和富貴的向往。這里提到了弦歌、禮樂、詩書,代表了文化藝術和學問的世界,而榜帖、功名、富貴,則代表了社會地位和物質財富的追求。
最后兩句“兒輩對花須自勉,莫教空惱少陵顛”是作者對后代的期望和勸誡。作者希望后代能夠自勉,對美好事物有追求,并且不要讓自己空虛和迷茫,避免陷入少陵顛(指孟浩然的少陵山)般的困境。
整首詩詞以杏花為主線,通過描繪杏花的繁盛和美麗,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熱愛和對于追求富貴的向往。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于時光流逝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以及對后代的期望和勸誡。整體氛圍溫暖、和諧,給人以春天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杏》洪咨夔 拼音讀音參考
xìng
杏
wàn shān zhù dǐ zuò chūn yán, yī shù fán hóng zhí jǐ qián.
萬山筑底作春妍,一樹繁紅直幾錢。
shēn yuàn rì zhǎng lái yàn hòu, píng chí shuǐ nuǎn yù é tiān.
深院日長來燕后,平池水暖浴鵝天。
xián gē lǐ yuè shī shū dì, bǎng tiē gōng míng fù guì tiān.
弦歌禮樂詩書地,榜帖功名富貴天。
ér bèi duì huā xū zì miǎn, mò jiào kōng nǎo shǎo líng diān.
兒輩對花須自勉,莫教空惱少陵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