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海首座壁》 黃庭堅
香寒明鼻觀,日永稱頭陀。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海首座壁》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海首座壁
騎虎度諸嶺,
入鷗同一波。
香寒明鼻觀,
日永稱頭陀。
這是宋代黃庭堅的《題海首座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騎著虎穿越各個山嶺,
與海鷗一同踏入同一波濤。
明凈的鼻子聞到冰冷的香氣,
日子長久稱為頭陀。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幅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和感悟。騎虎度諸嶺,入鷗同一波,象征著作者面臨困難和挑戰時的勇敢和決心。香寒明鼻觀,日永稱頭陀,表達了作者在艱苦環境中保持清醒和冷靜的態度,以及他對修行和自我奮斗的追求。
賞析:
1. 騎虎度諸嶺,入鷗同一波:這兩句表現了作者面對困境時的勇敢和果敢。騎虎意味著面對巨大挑戰,而度諸嶺則象征著克服重重困難。入鷗同一波則強調與環境融合、與困境共舞的決心。
2. 香寒明鼻觀,日永稱頭陀:這兩句描繪了作者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和清醒的態度。香寒明鼻觀意味著作者通過嗅覺察覺到冰冷的氣息,暗示他對環境的敏感和警覺。日永稱頭陀則表示他在逆境中修行,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和卓越。
整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現了作者積極面對困境的勇氣和決心,以及他對于修行和自我超越的追求。這種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給人以鼓舞和啟示,引發人們對于面對困難時的思考和勇敢邁進的決心。
《題海首座壁》黃庭堅 拼音讀音參考
tí hǎi shǒu zuò bì
題海首座壁
qí hǔ dù zhū lǐng, rù ōu tóng yī bō.
騎虎度諸嶺,入鷗同一波。
xiāng hán míng bí guān, rì yǒng chēng tóu tuó.
香寒明鼻觀,日永稱頭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