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黃庭堅
戶有浮蛆春盎盎,雙松一路醉鄉門。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酒》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酒》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江形圜似阮家盆,
山勢岑如北海樽。
戶有浮蛆春盎盎,
雙松一路醉鄉門。
中文譯文:
江水的彎曲如同阮家的盆,
山勢的險峻猶如北海的酒樽。
家中的門戶上飛舞著春天的蛆蟲,
兩旁的松樹引路通向醉人的鄉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酒為主題,通過描繪江水和山勢的形象,以及門前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酒的熱愛和追求。黃庭堅以獨特的意象和形容詞,營造出一種充滿詩意和想象力的氛圍。
詩中的江水被形容為“圜似阮家盆”,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江水的曲折流動。阮家盆是一種古代的盛酒器具,通過這種比喻,表達了江水的飽滿和流暢之美。
山勢被形容為“岑如北海樽”,北海指的是古代的一個海域,而樽是盛酒的大器皿。這里用北海樽比喻山勢的險峻和高聳,形象地描繪了山勢的壯麗和峻峭之美。
詩中提到家中的門戶上飛舞著春天的蛆蟲,這是一種生動的描寫,將春天的氣息和活力融入到詩中。蛆蟲的浮動象征著春天的生機勃勃,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豪情壯志。
最后兩句“雙松一路醉鄉門”,以松樹為景點,表達了作者追求酒的鄉愁之情。松樹一路引領著人們走向醉美的鄉門,暗示了作者對酒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比喻,表達了作者對酒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醉美鄉愁的向往。同時,通過獨特的意象和形容詞的運用,給詩篇增添了濃郁的詩意和韻味。
《酒》黃庭堅 拼音讀音參考
jiǔ
酒
jiāng xíng huán shì ruǎn jiā pén, shān shì cén rú běi hǎi zūn.
江形圜似阮家盆,山勢岑如北海樽。
hù yǒu fú qū chūn àng àng, shuāng sōng yí lù zuì xiāng mén.
戶有浮蛆春盎盎,雙松一路醉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