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二首》 張耒
月落暗蟲啼不休,五更白露曉悠悠。
西風是處將搖落,可但梧桐獨報秋。
西風是處將搖落,可但梧桐獨報秋。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七月六日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月六日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落暗蟲啼不休,
五更白露曉悠悠。
西風是處將搖落,
可但梧桐獨報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七月六日的景象。月亮已經落下,黑暗中蟲子的鳴叫聲不停歇。在五更時分,清晨的白露開始悠悠地出現。西風吹拂的地方,樹葉將要搖落,而唯獨梧桐樹報告著秋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七月六日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界的描寫,表達了秋天即將到來的感覺。詩人通過描繪月落、蟲鳴、白露和梧桐樹等細節,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化和季節的轉換。詩中的梧桐樹作為秋天的象征,獨自報告著秋天的到來,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慨和對自然界的觀察,給人以深沉而富有意境的感受。
《七月六日二首》張耒 拼音讀音參考
qī yuè liù rì èr shǒu
七月六日二首
yuè luò àn chóng tí bù xiū, wǔ gēng bái lù xiǎo yōu yōu.
月落暗蟲啼不休,五更白露曉悠悠。
xī fēng shì chù jiāng yáo luò, kě dàn wú tóng dú bào qiū.
西風是處將搖落,可但梧桐獨報秋。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七月六日二首》專題為您介紹七月六日二首古詩,七月六日二首張耒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